光合作用_高三复习习题(内附)教程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合作用部分 1.(2011·济宁)农技员为准确把握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你预期一天内大棚中CO2变化的最可能情况是下图中哪条曲线所示(  ) .(2011·北京)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结构1中产生的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4层 C.结构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结构2和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B.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C.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ab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 D.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fg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 8. 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③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9. 如下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②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③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也增强 A.④ B.① C.② D.③ 10.(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1年杭州检测)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 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C.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 .(2011年永嘉检测)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的树形,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主干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B.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 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D.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011年大连测试)在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发现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原因不可能是(  ) A.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B.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 C.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少D.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 .(2011年南通检测)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2011年娄底测试)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两倍 .(2011年太原一模)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