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案例设计及教学反思.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教学案例设计及教学反思

散文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汤振纲 《风筝》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歌曲《三月三》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二、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嫌xián 嫌恶 怒nù 愤怒 堕duò堕落 赚zhuàn 赚钱 恕shù 宽恕 坠zhuì下坠 诀jué 诀别 决jué 决定 抉jué 抉择        3.多音字。      è 凶恶     恶ě 恶心      wù 嫌恶      shí什物  mó 劳模       什模     shén什么  mú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四、合作探究。质疑、讨论、答疑  1-2段: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二)3—4段(第二组问题)。(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沉重的)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5.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注意着重号词语) (三)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四)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试着饱含情感地配乐朗读这部分。  (五)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五、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六、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上述教学设计反思: 优点:在文意探究方面,有深入的挖掘。(忏悔、悲哀) 逐层分析的方法,以问题带朗读,随机指导的方法。 缺点:没有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设问以引导学生思考。 抓住第一段中“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设问:看到风筝,想起故乡的春天、亲人,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但为何作者感到惊异和悲哀呢? 在这个主问题引领下,理清文脉。 《风筝》的文脉 (1-2段)北京,风筝,我的惊异和悲哀 (3段)弟弟爱放风筝 (4段)我毁掉了弟弟做的风筝 (5段)我的反省和忏悔(精神的虐杀) (6-12段)反省的反省,忏悔的忏悔(无怨的恕)(虐杀的精神) (13段)这无可把握的悲哀 缺点之二:在文意探究方面,设计者看到了忏悔和悲哀,但是,却无法较深地理解文意。(小题大做那个问题设计得很好,但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