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3张PPT)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3张PPT)讲解

唐 戴嵩 斗牛图 * 小组讨论:唐代著名画家戴嵩善画牛,有幅斗牛图画得非常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问何故。曰:“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角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什么是实践?它有什么特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不能离开实践,戴嵩虽然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牧童,因为它没有深入观察牛的习性的实践。 一、实践的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主体 实践对象 实践的性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 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学科网 客观存在 人的感觉器官 人脑产生记忆和处理 意识 实践 (物质) 加工 形成 信息 传输 意识 人的行为人的实践 意识中的理念 现实的东西 指导 把 变成 客观存在 主观意识 客观存在 实践中形成 指导实践 火山喷发 讨论问题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教师教书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学生听课 行星撞击地球 工人做工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战士打仗 烧饭 科技工作者发射“神六”载人飞船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手段 人 客观世界 工具和其他设备 都是客观的 2、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体现唯物主义观点 3、社会历史性 学科网 第一部分总结与归纳: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性、历史性 2.实践的三个特征 3.实践的构成要素: 4.实践的基本形式: 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工具)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毛泽东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名言评析: 认识从哪里来? 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启示: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 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① 新问题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促进 ③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 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 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呢? 实践 符合 客观世界 认识 实践结果 指 导 改造 不符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