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爱莲说》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莲花高洁的品质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爱好及兴趣,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爱青松,因为它不畏严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有人喜欢梅花,因为它傲然开放,与雪争艳。同学们,你们见过莲花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欣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有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唐代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有唐代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师佛从道,创立了宋代“理学”,可以说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一生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他还在自己著书讲学的濂溪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而且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于堂前赏莲自吟,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全文共八句,“爱”字出现了七次,“爱”是全文的主线,以爱串起全篇。“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偏重于议论。含义:“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作者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先请听录音,注意听准字音,以及句子的语气语调。听了一遍后我们初步了解到在本文中作者是借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的,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这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 1、在朗读的过程中具体要注意: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对有些词语更要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四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4)有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如第l段中的三个“而”。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语气助词“矣”等。 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 2、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生听读——散读——正音(处理讲义、播放幻灯)——齐读。 颐(yí) 蕃(fán)淤(yū)泥 涟(liá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