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化工专业实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化工专业实验

实验六 酯化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反应机理和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增塑剂之一,它是由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与正丁醇酯化反应而得到,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苯酐直接与正丁醇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简称单酯): 第二步是单酯与正丁醇在H2SO4催化下进一步酯化为DBP: 据文献报道,第一步反应不需催化剂,且反应速率快,当苯酐固体在正丁醇中全部溶解时,反应即已完成,苯酐的转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第二步反应速率较慢,需要较高的温度及酸催化剂存在下才能较快地进行,由于反应是可逆的,生产上通常采用把反应生成的水及时排出,使反应进行彻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酸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实验,了解研究均相反应动力学的方法; (2)求出单酯与正丁醇催化为DBP的反应速度常数(k)及表观活化能(E)。 二、实验原理 实验证实,生成DBP的反应式(2)按二级反应进行。如在反应中设法使单酯和正丁醇的浓度相等,并设其浓度为C,则其动力学方程为[2]: - (3) 把(3)式积分得: 当时,,代入上式得: (4) 在给定的温度下,按一定时间间隔取0.5mL反应液,迅速冷却,并测定未反应的单酯浓度,即可通过(4)式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k。 按照反应碰撞理论,反应速度常数k和反应温度有关,两者的关系按Arrhenius公式表示如下: (5) 同时 (6)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测定kT1和kT2,即可代入式(6)求出表观活化能(E)。 三、试剂 邻苯二甲酸酐 AR 正丁醇 AR 硫酸 98% CP 中性乙醇 0.1N KOH-乙醇标准溶液 四、实验装置 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温度计(50~150℃)、250mL三口烧瓶、分水器、球形冷凝管、25mL碱式滴定管、0.5mL移液管。 五、实验步骤 1、分别在每个50mL三角瓶中放入10mL中性乙醇,并置于冰浴中冷却备用。 2、在四口瓶中放入苯酐44.5g(0.3mol)、正丁醇44.5 g(0.6 mol)(55.0mL),打开冷却水,待加热至苯酐全溶,才开启搅拌器,5分钟后取反应液0.5mL左右,记为V取样,同时取两份。测定单酯的浓度(即为单酯的初始浓度C0),并由此计算出在反应状态下反应液的总体积(V总)。 3、加入H2SO4 0.2mL,控制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30℃;以后每隔10分钟取样一次,置入盛有冷的中性乙醇的三角瓶中,立即测定单酯的浓度(C),反应约80分钟即可停止加热及搅拌。 4、反应期间单酯浓度的测定:将盛有试样的中性乙醇溶液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0.1N KOH-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记下所耗的毫升数。 (mol/L) 式中:N-0.1N KOH-乙醇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KOH-乙醇标准溶液的耗量(mL) CH+-每mL反应液中H2SO4的浓度(mol/L)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 1、单酯初始浓度(C0)的计算 按实验步骤(2)所取的试样,所测的单酯浓度即为C0 (mol/L) 2、反应状态下,反应液总体积(V总)的计算 ×103 (mL) 3、反应液中H2SO4浓度(CH)的计算 (mol/L) 式中:VH-H2SO4浓度的加入量(mL) 4、计算出反应期间所取样的每个试样中单酯的浓度(C),并按式(4)求出相应的k值,列入下表中: C0= CH= T= 反应时间 (min) 取样量 V取(mL) VKOH(mL) C (mol/L) k (mol/L·min) 起始 终点 净V 5、按式(6)计算出表观活化能。 七、思考题 1、用方程(3)处理去酯化反应是否合理?若不合理,需作哪些改进?若不改进,对数据处理会发生什么现象? 2、为什么需将反应液装入冷却的中性乙醇? 3、这种酯化反应工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式。 实验十四 脲醛树脂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脲醛树脂合成的原理和方法; 加深对缩聚反应(逐步聚合反应)的理解; 学习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