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
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
铜比重 N=
条数 K1=
铜线绞入率 K2=
芯线绞入率 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
(D^2 - d^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
导体外径 G=
绝缘比重 K2=
芯线绞入率 C=
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
上过程外径 G=
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
包带厚度 G=
包带比重 Z=
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
条数 G=
比重 Z=
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N * G / cos
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
锭数 N=
每锭条数 G=
铜比重
比重:铜-8.89
;银-10.50
;铝-2.70
;锌-7.05
;镍-8.90
;锡-7.30
;钢-7.80
;铅-11.40
;铝箔麦拉-1.80
;纸-1.35
;麦拉-1.37
PVC-1.45;LDPE-0.92
;HDPE-0.96
;PEF
(发泡)-0.65
;FRPE-1.7
;Teflon
(FEP
)2.2
;Nylon-0.97
;PP-0.97
;PU-1.21
棉布带-0.55
;PP
绳-0.55
;棉纱线-0.48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
(符合电力电缆,
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
,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
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
π
或护套厚度=(
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
×0.1592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π×(
内护套外径+
钢丝直径)
}÷(
钢丝直径×λ)
重量=
π×钢丝直径2×ρ×L
×根数×λ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
π×(
挤前外径+
厚度)
×厚度×L
×ρ
8.钢带的重量=
{π×(
绕包前的外径+2
×厚度-1)
×2
×厚度×ρ×L
}/(1+K)
9.包带的重量=
{π×(
绕包前的外径+
层数×厚度)
×层数×厚度×ρ×L
}/(1
±K)
其中:K
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
;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
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2007-2008学年度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 GB1 ⒈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 )
A.FeCl3 B.NaHSO4 C.Na2CO3 D.Na
= 2 \* GB1 ⒉25℃时将等体积盐酸和氨水混合,若混合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的pH值( )
A.>7 B.<7 C.=7 D.不能确定
= 3 \* GB1 ⒊下列途述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一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
= 4 \* GB1 ⒋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 GB 31335-2024 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2025年全球矿业报告:着眼未来.pptx VIP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月压力容器安全调度会议纪要.doc VIP
- 原油进口联营协议.pdf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西门子S7-1500 PLC编程及应用-全套PPT课件.pptx
- VCS56055160ArcWelding正版分享[共14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