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参考答案供参习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解析(广东卷)
1、【答案】D
【解析】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汉字的读音。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2、【答案】A
【解析】考查熟语的使用。放在语境中动态考查。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答案】B
【解析】考查病句的辨识。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4、答案】B
【解析】考查语言的连贯。(按总分结构排序)
5、【答案】C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实词。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尤其是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词误用作一个现代汉语的双音词。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6、【答案】A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与多数试题不同的是,该题每个选项的两个句子均出自阅读材料,无形中增大了实体的难度。A于是、就;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
7、【答案】B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在考题中直接考查语法知识,并不多见。不过,试题难度并不大。“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答案】C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命题者往往在个别关键词句的翻译上故意设置陷阱,如A项和D项,有时则在内容上或作者/文中人物的观点上张冠李戴、绝对化、无中生有等等。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1)【答案】
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解析】断句是近年来兴起的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一种考查新题型。它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能给文言文断句或点断,除了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即找标志)外,更多的是要理解文意。
(2)【答案】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答案】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其中“信”就是准确,“达”就是字字落实,“雅”就是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我们首先要求考生准确完整地翻译,就是所谓的采分点。
10、(1)【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解析】考查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属于比较鉴赏,关键是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2)【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解析】考查诗歌的形象。对形象的把握要结合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的分析、推断、概括。答题的模式为:(手法)+意象(对象特征)+情感+(作用)。
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醉里挑灯看剑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考查名篇名句。分别出自教材背诵篇目,题材、体裁、册次均有兼顾。
12、【答案】C、D
【解析】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
13、【答案】C
【解析】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14、【答案】正确。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15、【答案】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陈情表》专用课件.ppt
- 2000-2007年大学英语六级听力真题,答案与原文供参习.doc
- 2000年1月-2006年06月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原文+答案+详解供参习.doc
- 2000年11月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供参习.doc
- 2000年2月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供参习.doc
- 2000年临床执业医《医学综合(笔试部分)2》试题及答案供参习.doc
- 200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2》试题及答案供参习.doc
- 2000年临床执业医师供参习.doc
- 2000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真题及答案供参习.doc
- 2001年--2011年同等学力英语第二部分汉译英真题供参习.doc
- 2025年长沙银行浏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 国冶二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宗教杂志社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长沙银行益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第二批招聘14人(河南)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青年英才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精美课件(23张PPT).pptx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优质课(26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