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徐健顺普通话吟诵的规则.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徐健顺普通话吟诵的规则

普通话吟诵的规则 徐健顺 吟诵历来有雅言的传统。《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在吟诵诗文的时候都是使用雅言的。在我们采录的两千多个吟诵调中,绝大多数吟诵都不是使用纯粹的方言的,而是使用方言的文读系统的。文读系统,是一种介于官话和方言之间,介于古音和今音之间的语音系统,它说明了古代文人力图使用雅言吟诵的努力。文读的比例,最大的如闽南语吟诵,可以达到60%—80%,最低的也有10%左右,比如北方地区的吟诵也要单独处理入声字。有个别的吟诵是完全使用方言的,这种吟诵经过考查,都不是正宗的吟诵。吟诵人或接受吟诵训练的时间不长,或未能遵守老师的教导,或其师承也学养不深。 因为吟诵有文读的现象,说明了吟诵使用雅言的传统,所以今天我们要推广普通话吟诵。 普通话吟诵,就是普通话的语音,加上吟诵的规则。然而,有时吟诵的规则和普通话的语音是有冲突的,这时候,就要斟酌损益了。 以下是我根据这些年自己对传统吟诵的研究,加上普通话吟诵推广实践的经验,提出的普通话吟诵的几条规则,属于建议的性质,不是定论。其中,关于吟诵规则的论述,因为在其他文章中写过,在此就不多重复了。有兴趣者可参看我关于吟诵方法的论文。 平长仄短 平长仄短是吟诵的音长方面的要求。为什么要平长仄短?因为古诗文就是这么创作出来的。怎么创作的就该怎么诵读,不然怎么能体会意义?古人为什么要平长仄短?这个原因在论吟诵方法的论文中已讲过,在此不述了。 平长仄短的规则仅限于吟诵格律诗文。 吟诵的时候,音长分长、中、短三种: 诗文的句子中的第二、四、六等偶位字,如果是平声字,则是长音。句尾的韵字,是长音。 入声字一律读短音。 其余的字是中音。 比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中白、一、日、不为入声字,读短音。间、还、山为韵字,读长音。辞、云、陵、声、舟、重为偶位字的平声字,读长音。其他的字,读中音。 偶位字的平声字读长音,会形成二——四、六——四、六——二不断重复的规律,这就是格律。 现在的朗诵,一律是上四下三,这真是小瞧了汉语诗歌。汉诗是有格律之则,有声韵之美的。 下面再做几点补充说明: (1)入声字的短音,一般要顿挫一下,也就是空一下再读下一个字,但有时也可以直接接上后面的字,只要读短就行。 (2)格律诗的韵脚一定是平声字,自然拖长。词、曲有时押的是仄声韵,韵字也可以拖长,如果是入声韵,可以顿挫一下再拖长,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入声韵是顿住,不拖长的。我比较倾向于入声韵不拖长。 (3)不是偶位字的平声字,与仄声字一样不拖长。有人以为凡平声都长,那是不对的,平长仄短是吟诵的规律,不是说话的规律。吟咏是有节奏单位的,两个字一个单位,所以只要偶位的平声字拖长。 (4)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有的仄声字比某些平声字长,但是那个仄声字后面的平声字比它长就行了。 (5)平长仄短的规则不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的,只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效。有时吟诵者会根据文意情绪做一点微调,比如有的该长的字并没有那么长,该短的字却比较长等,但是这种情况必须是个别的,如果成规模地破坏平长仄短的规则,就不能再视为是吟诵了。 (6)平长仄短规则仅限于格律诗文。 依字行腔 但凡汉族的声乐,都号称依字行腔。民歌、戏曲、说唱、琴歌……,都说是依字行腔。不过,吟诵是严格的依字行腔。什么是严格的依字行腔呢? 先说声母和韵母。戏曲、说唱等是表演艺术,是娱人的,是给别人看的,出于表演的需要(即剧场最后一排的人也要听清楚、看清楚的需要),必须要夸张。不仅动作表情夸张,语音也要夸张。声母和韵母的夸张,表现为发音和口语的差异,比如昆曲、京剧等戏曲常把[i]唱成更展唇的[ ic],把爆破音的力度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不严格的地方了。 吟诵的发声方式,是最自然的,最接近口语。怎么说就怎么吟,不必夸张做作,因为吟诵是吟给自己听的。现在很多初学吟诵的人,喜欢向后缩舌头,这是受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吟诵千万不可这样。吟诵要把字的声母、韵母表达清楚。这就是所谓的“咬字”。 其他声歌形式也讲究“咬字”的。之所以叫“咬”,是因为汉语语音多用口腔前部,不同于意大利语多用口腔后部,所以如此形容。不过,口语中并没有“咬”的感觉。唱的时候之所以像“咬”,还是表演艺术的需求。吟诵的“咬”的感觉就不那么突出了,只要表达清晰就行,不一定那么夸张。 再说声调。这是依字行腔的重点。声调向上就往上吟,声调下降就往下吟,这就是依字行腔。吟的旋律走向跟字音声调的走向不符,就是“倒字”。戏曲、说唱、民歌、宗教歌曲等,行腔的时候,腔重于词,存在很多倒字现象。戏曲、说唱是特别忌讳倒字的,旋律和声调不符时,常用腔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