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阅兵中方阵队形独特 排名十国之首.docVIP

俄罗斯阅兵中方阵队形独特 排名十国之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5月4日夜,莫斯科红场,参加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正步踏过红场的青石路。   那一刻,俄罗斯观众沸腾了。欢呼,喝彩,随着节奏拍手,伴着旋律哼唱。不少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追随他们直至彩排结束。聚光灯下,五星红旗指引的中国军人是耀眼的明星。   俄军人含泪合唱《喀秋莎》   4月25日,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12名官兵抵达莫斯科,为参加红场阅兵进行准备训练。5月7日的日间彩排是他们参加的第六次彩排。   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一直记得靶场的第一次彩排合练。当中国军人用俄语唱起《喀秋莎》,以铿锵演绎柔情,52个俄罗斯阅兵方队齐声喝彩,有人边听边掉泪,有人加入合唱。   那是对战火中为国献身先辈的深沉追念,更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深情大爱。那一刻,李本涛热血沸腾,眼眶湿润。   护旗手张洪杰告诉新华社记者,这首俄语歌中国军人唱得不容易。不懂俄语,就用汉语标注。学歌用了一晚上,练歌用了一星期。可站在靶场上开喉放歌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李本涛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唱起《喀秋莎》,家里也有不少老人参加过战争。这一次,作为中国军人代表,在莫斯科唱起这首在中俄两国传唱几代人的歌曲,李本涛格外珍惜这份荣光。   “我参加过很多任务,但这次意义特殊,非常重大。”李本涛说,他要再次为中国军人争光。   中国军人“又萌又帅又可爱”   这两天,朋友圈、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常被同一条新闻刷屏:红场阅兵彩排,中国军人的正步。   每次彩排结束,总有新一波视频来袭,“兵哥哥的大长腿”立即引来众人围观留言。有人说,中国军人“又萌又帅又可爱”。有人说,“我们中国军人棒棒的”。   中国军人的挺拔英姿、标准正步、强大气场,确实让人一见倾心。排在10个外国方阵之首的中国仪仗兵队列,战士平均身高1.88米,个个都是帅小伙。不论军姿跨立还是正步前踢,那份自信、刚毅和精气神,都是中国军人形象的最佳诠释。   一向“高冷”“傲娇”的俄罗斯红星电视台、24小时新闻频道等本地媒体也罕见地把镜头对准第一次亮相、颇有神秘感的中国仪仗队。   站在中国方阵最前方的护旗手张洪杰也许是摄影师镜头里出现最多的中国军人。他担任过1999年和2009年两次国庆阅兵的仪仗队护旗手,如今又引领中国方阵在红场受阅。   在他眼里,扛着五星红旗是荣耀更是任务。“现在还没有最终完成任务,因此我感到有一份责任在身,”他说。   中国方阵与各国方阵不同   细心的观众发现,中国方阵在队形编排、步态步速上与俄罗斯受阅方阵和其他受邀外国方阵皆有不同。   李本涛告诉新华社记者,正式参加受阅的102名官兵中,3名旗组成员护卫五星红旗,3名指挥分队长成一列行进。其余96名官兵编成8乘12的“长条”队列,陆海空各成4列,以适应红场的狭长行进路线。   中国仪仗队的步伐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这和俄罗斯军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厘米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却显得更为紧凑齐整,富有韵律。   由于排练时间不规律,仪仗队的官兵有时凌晨3时起床,4时出发前往靶场,作息完全打乱。不过,不少战士告诉记者,训练强度其实没有国内大,适应环境也没那么难。   这是三军仪仗队第五次走出国门,中国方阵总领队是徐洪生少将。将军带队,规格之高可见一斑。徐洪生说,为了这场阅兵,仪仗队在国内训练半年,做足准备。这一次,中国军人要以“过硬的战斗作风和训练素质”为国争光。   与俄军人像兄弟一样相处   在莫斯科的十几天,中国军人感受到俄方持续的善意和友好。   高规格的接待,舒适的住宿,细致的后勤保障,兄弟哥们一样的相处和互换礼物。除了俄餐还需适应,友军的热情让中国官兵感到暖意。   张洪杰曾随三军仪仗队前往墨西哥、意大利参加庆典和阅兵。   这一次的阅兵任务让他格外触动。他说,虽然肤色、语言、服装不同,但各国军人都是好战友,“希望和平能永远继续下去”。   徐洪生说,三军仪仗队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根据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安排、代表中国军队的一次光荣使命,有助加深中俄两军友好交流,增进两军团结和感情。   5月9日,中国方阵将在红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首秀”,与各国军人一道,重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致敬逝者和老兵,展现中国军人守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文档评论(0)

daiyu111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