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专用课件.ppt

07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生物学 近代天文学 近代地质学 第七讲 19世纪自然科学中多种联系的发现 内容 1.化学:元素周期律 2.热力学: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3.电磁学:电磁场理论 4.相关常识 物质观:科学上的原子时代(化学原子论和分子运动论)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时代(蒸汽和电气) 近代化学家 波义耳 拉瓦锡 道尔顿 门捷列夫 1.1波义耳与近代化学 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1661 年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 提出化学概念。 破除了传统的元素概念。 引入科学的实验方法。 1.2拉瓦锡的氧化学说 近代化学之父 1789年出版《初等化学概论》。 拉瓦锡之死: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首次综合 燃素说 金属-燃素=煅灰 普里斯特利 舍勒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 1755年英国布莱克发现了被他称为“固定空气”的二氧化碳; 1766年卡文迪什发现了他误认作“燃素”的“可燃空气”——氢气; 1772年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发现了他称为“浊气”的氮气。 1773年舍勒制得了被他称为“火焰空气”和“活空气”的氧气。 最终摧毁燃素说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1780年出版的《燃烧通论》中,他提出了如下的学说: ⑴ 燃烧时均有光和热放出; ⑵ 物体只有在纯粹空气(氧气)存在时才能燃烧; ⑶ 空气由可助燃的和不可助燃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燃烧时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纯粹空气而增重;⑷ 一般可燃物(非金属)燃烧后都变成酸,氧是酸的本质;金属燃烧后所变成的灰烬是金属的氧化物。 戴维对拉瓦锡含酸的氧理论的发展 化学史上发现新元素最多的人:钠、镁、钙、锶、钡、钾、硼、氯、碘 发现笑气N2O、发明安全灯 发现法拉第 1.3道尔顿的原子论 近代化学之父 1808年,出版《化学哲学的新体系》。 又一次综合 提出化学原子论:元素 原子论思维方式:定律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1.4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归纳法和想象 系统化的综合 对化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躯体??概括、学说、假说和理论是科学的灵魂。 ——门捷列夫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第112号元素命名命名为Copernicium,元素符号为Cp,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元素周期律的启示 启示一:  周期律是事物发展的本性,是历史发展规律。 事物产生--发展壮大--衰落死亡  我们越长大、越成熟,就离死亡越近。  所以,要不怕死亡,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困难。  冬天已久,春天不远。 启示二: 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有信心,最终有作为。 小结语:近代化学 17世纪:独立的学科、科学实验和定性研究 19世纪:定性走向定量 、基本的化学定律 热力学 科学上的原子时代:分子运动论 科学时代:蒸汽时代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气体分子运动论 2.1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提出者: 卡诺:否定热质说 迈尔 焦耳等 相关称呼 热力学第一定律 伟大的运动的基本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的 第二次伟大的综合 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三大发现之一 能量守恒定理的启示  有效劳动(功劳)A        劳动  无效劳动(疲劳)B 负效劳动(苦劳)C 人生一世,做功一定。方向不漂移。 劳动有效率=功劳/(功劳+疲劳+苦劳)=A/(A+B+C)  有效劳动是建立在无效劳动之上的。没有无效劳动,有效劳动是不能实施的。苦劳可以转化为功劳,即失败是成功之母。 总之,生活中要减少疲劳,转化苦劳,多得功劳! 2.2热力学第二定律 孤立系统:高温传到低温 不可逆性 概率 与热力第二定律相关的物理学家 开尔文:提出者 克劳修斯:提出者、熵 麦克斯韦 玻耳兹曼 相关的名称 熵增大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的 2.3气体分子运动论 玻耳兹曼 熵与时间之矢思想 统计方法 1896-1898年《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启示 邪恶:△G≤0,是无师自通的自发过程。贪婪、自私、懒惰等是人的本能,是人自我保护和发展的前提。 正义: △G>0,是非自发过程。实现正义需投资、需做功、需教育、需惩戒。维护正义是有代价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第二定律表明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仁爱、奉献、勤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等是人们敬仰的美德。美德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艰苦奋斗,不断劳作获得。人生不但在变老,也在变好。乃减少邪恶增加正义的过程。 如同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一样,在正义上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