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语言学史
一、1.研究对象: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语言学现象和理论,中国 语言学发生发展的历史
2.中国语言学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
二、中国语言学史的特点
1.小学:传统语言学,相当于广义语言学,只要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部分组成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汉字三要素:形(文字)、音(音韵)、义(训诂)
含义:①小儿学习的学校②学科(见《汉书》)③除字书外,又包括训诂类书籍(音韵《尔雅》放入了经部,未入小学,(隋书)④《尔雅》入小学⑤宋代,小学又被称为“文字之学”,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横竖曲折之书(形);其二,训诂,谓称谓由古今雅俗之志(义);其三,音韵,谓呼吸有轻浊高下之不同(音)。
音韵—《四声谱》字形—《说文解字》训诂—《尔雅》
传统语言学与西方语言学对比:传统(音韵、训诂、文字)西方(语音、词汇、语法)
中国语言学史分期
六个时期:1.先秦(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诸子著作涉及语言问题,语言学萌芽时期2.两汉,重点讲文字词汇,语言法确立时期3.魏晋南北朝,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4.隋唐宋,语音研究趋向稳固5.元明,语音面向实际(今音)6.清代,古音古义研究为主,传统语言学的大总结时期
中国语言学史是世界语言学史的一部分:国外语言学史,古印度,古希腊,中世纪阿拉伯 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未受重视的原因:①语言文字上的障碍②长期闭关自守③缺少介绍
先秦语言研究(公元三世纪以前,包括秦代)
有语言学的证据:①有方言调查②词义辨析③有修辞④出现训诂(《尔雅》)⑤语言理论⑥汉字
第一节
1、先秦诸子的语言观(见于诸子哲学观点,不系统的,片段的)
孔子—正名论(名不正,则言不顺)
老子—名的产生(道可道,非常道)
墨子的语言学理论①交际过程(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②谈论事物名称的分类
事物的分类:名:达(通称,物)类(马)私(专用名,臧)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正名篇》
论词和概念语言思维的关系 异:目异,耳异,口异,鼻异,形体异,心异
☆人们有了抽象的语言思维,就可以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来认识社会、自然界的规律,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
谈语言的社会约定性(名—实的关系)
荀子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正名篇》
(名称与事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名称是为了命名各种事物的假定符号,语言有相对的稳定性,名和实是一种辩证关系,名对于实既不是本质联系,也不是个人意志的武断符号。)
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言语异声)
南北两系:南系楚语,越语 北系夏语
第二节
训诂学(解释学)
训诂的产生:
方式:训诂的方式基本齐备
①同训:(天帝皇后群公,皆君也)把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放在一起,用另外的词解释
②递训:(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用几个词递相解释
③形训:(蛊,皿虫为蛊)分析汉字的结构来解释字义
④因声求义:顺着字的读音线索,探索字义
《尔雅》(我国最早的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
名称:《汉书·艺文志》古文读音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尔:接近 雅:正确、准确
作者:最早为《尔雅》作著的是晋代郭璞,说“兴于中古,隆与汉氏”,成熟于战国末年,无准确作者
内容:原有20篇,现存19篇,共收1091条,4300多个词
《尔雅》前三篇,收录2000多个词,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
①释诂:将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列在一起,用一个当时通用的词来解释(卬、吾、台、予、朕、甫、余、言:我也)
②释言:被解释的是常用词,有时是两三个(贸、贾:市也)
③释训:解释描写事物形貌的词,多是叠字(穆穆肃肃,敬也)
④释亲:解释事物名称为主,收集专用名词,又分小类别,关于亲属(夫为考,母为妣)
⑤释官:解释人们所居房屋的道路名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⑥释器:解释一切日用器物、饮食和兵器的名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⑦释乐:解释各种乐器及演奏各种乐器的名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
⑧释天:解释天文、历法、地理的词(穹苍,苍天也)
⑨释地:有关地理方向的名词(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⑩释丘:指自然形成的高地名称的解释(坟,大防)
⑾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⑿释水:“浒,水厓”
⒀释草:解释草本植物(卉,花卉;荼,苦菜)⒁释木:解释木本植物(灌,木族生为灌)
⒂释虫:蚬,缢女 ⒃释鱼:解释各种鱼类名称
⒄释鸟:解释各种鸟类名称和形体(仓庚,黄鹂)
⒅释兽:羆,如熊,黄白文 ⒆释畜:獒,狗四尺为獒
《尔雅》的体例
A.1用一个常见词解释另一个词;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