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佟屏亚中国玉米种业正面临发展拐点概要
中国民族种业正面临发展拐点——兼议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佟屏亚 2016年10月 引言:在全球农资行业走向低迷的形势下,今年,德国拜耳以660亿美元收购美国孟山都、美国陶氏与杜邦双方以1300亿美元产值合并、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被称为全球农资领域世纪三大并购。经此整合,全球农资行业将形成明显的寡头垄断趋势,特别是在敏感的转基因种子领域几乎等同于完全垄断。 中国种业兼并重组也在缓慢加速,但受制于体制、机制、政策、市场诸多因素的羁绊,步履维艰—— 思 路 一,种业供给侧面临库存高企新常态 1、新审定同质化品种逐年增多 2、制种面积居高不下 3、种子市场秩序混乱 二,改革体制和机制对种业发展的羁绊 ?1、体制改革是一个躲不开又必须迈过的“坎” 2、“科企合作”是一个伪命题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创建种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一、种业供给侧库存高企将成新常态 全国玉米面积约5.5亿亩,玉米种子需求限量——10亿~12亿公斤。据农业部资料,2013年期种子未库存5.5亿公斤;2014年期未库存10.0亿公斤;2015年期未库存12.0亿公斤;2016年将再创历史新高。玉米种子库存高企或已成为供求关系失衡的新常态。 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基本是定和市场。库存高企主要集中在供给侧产能过剩:新审定品种增加、制种面积扩大、市场经销迟滞,构成一个环环牵制、互相制约的链条。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完善才能打赢去库存持久战。 ? 1、新审定品种逐年增多,同质化严重 ?全国玉米育种单位有800多家,还有难以计数的育种个体户。一两年两三年就能鼓捣出好多品种,有高仿、初仿、甚至是“比瓢画葫芦” 。整个种子市场充斥同质化产品。超过对照的品种微乎其微。 通常参加预备试验的组合少者300-400个,多者700-800个;若筛出10%的组合,那就是30-40个或70-80个!2016年国家审定和玉米主产区审定品种就有500多个,全国应用的10万亩以上玉米品种1000多个。 ? 表1 2011至2016年玉米主产区审定品种 省 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黑龙江 33 42 37 48 54 46 吉 林 36 48 33 46 32 59 辽 宁 53 42 59 38 67 内蒙古 23 40 29 39 54 57 河 北 27 17 35 37 36 37 河 南 27 16 14 12 13 8 山 东 9 16 17 16 19 27 国 审 25 20 18 29 55 33 --------------------------------------------------- 每年通过审定品种很多,超过对照的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微乎其微。 “品种审定”原本是服务,把服务异化为权力,腐败就不可避免;把“审定”异化为收费,检测就名存实亡。 种业界盛行潜规则:育种材料靠“拿”,品种区试靠“跑”,审定品种靠“送”,经销种子靠“套”。 2、制种面积居高不下,私繁滥制盛行 无论是企业自育品种或是高价购买品种,都要千方百计扩大繁殖种子。制种面积居高不下,私繁滥制盛行。 1/政府与农民形成制种“契约”关系。2013年7月,农业部认定26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国家政策主导,政府通过规划组织玉米制种,政府和农民形成一种制种“契约”关系,制种业成为基地农民的固定职业。如同政府包养的孩子,吃撑了不行,饿肚子更不行。政府若不能满足农民制种计划,或者到政府门前上访,或者接受私繁滥制。 表2 2010~2016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和供种量 ---------------------------------------------- 年 份 面 积 制种产量 上年库存 可供种量 (万亩) (亿公斤) (亿公斤) (亿公斤) 2010 388 1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