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1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_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2.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__________,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氩气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____。 3.纯净物由__________物质组成,混合物由__________物质组成。 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是空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总称为稀有气体。它们一般__________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人们利用这种性质,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常把它们用作__________。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__________,因此它们在灯具制造业中有特殊的应用。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2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矿泉水 C.铁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物质,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洗衣粉 .蒸馏水 C.酸奶 D.精制碘盐 3.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①②⑤ C.⑧⑤ D.①③④ 4.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水蒸气 .二氧化碳气体 C.洁净的空气 D.氯酸钾 快乐时光 上课偷看漫画 不少人都有上课偷看课外书的经验,尤其是上课看漫画书。 高中时代,恐怕最喜欢的莫过于上课看漫画,尤其是上一些会使人昏昏欲睡的课。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依样在上课时看新出的漫画书。他桌上摆着课本,抽屉里放着漫画,正一页一页翻着细细品味。慢慢地,老师走到他身旁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不用放在桌下了,因为你的抽屉前的那一块板子已经不见了。”当时全班哄堂大笑。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2010北京海淀中考,2)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思路解析: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是SO2、CO、NO2及可吸入颗粒物,均可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应受到监测。 答案:A 2.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 A.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 思路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含量的增加,使得热量散失能力减弱;臭氧空洞是由于臭氧层被氮的氧化物和氟利昂等破坏造成的。 答案: 3.(经典回放)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仅① .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思路解析: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物质③④是微小粉尘颗粒,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若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面粉厂、棉纱厂等地就常常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①②③是易燃、易爆物,遇明火,就会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若产生的热和气体来不及散失就会引发爆炸。 本题易错选答案。错因是没有认识到面粉尘、棉尘也是易燃、易爆物。 答案:D 4.人类对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进行了长期和艰难的探索,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