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教学案
专题四: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课时1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主干知识】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2、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举例
放电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2 转化为NO
放电
N2 + O2 == 2NO
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
N2 + 3H2 2NH3
3、氮氧化物(NO和NO2):
NO
NO2
色、态(常温下)
气 味
毒 性
重要反应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
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氧层
措施: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处理工厂废气
【典型例题】
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了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可以是某些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NO不是亚硝酸的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高价N物质的还原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 )
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
A、NO2 、NO C、O2 D、H2
3、下列气体由于能结合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的是 ( )
A、Cl2 、NO C、O2 D、CO
4、鉴别NO2和溴蒸汽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氢氧化钠溶液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C、用硝酸银溶液 D、用蒸馏水
5、美国医学教授因发现X 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因此 X 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 X 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 X 是:( )
A.CO .HF C.CO2 D.NO
6、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 )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
7、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 )
A.是还原剂 .是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8、一定体积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气体总体积的 ( )
A、 、 C、 D、
9、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 、 C、 D、
10、在标准状况下,将NO2和O2按体积比为4﹕1充满一个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上升,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5mol/L 、0.036mol/L C、0.026mol/L D、0.030mol/L
11、电闪雷鸣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5160余次闪电
每当雷电交加之际,空气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 1 \* G3 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