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云南省楚雄州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版
楚雄州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化 学
(全卷三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l-35.5 Ca-4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B.铜首表面产生铜绿 C.水蒸发 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2.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中富含人体需要的( )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
3.“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右图所示。有一种“海宝”的外用材料为纯羊线,内充物为聚酯纤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和聚酯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B.羊毛和聚酯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羊毛和聚酯纤维都是有机物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聚酯纤维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下列做法对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
C.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薄膜
D.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5.根据实验操作规范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过滤 B.加热液体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
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
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
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7.2010年2月25日,元谋-禄丰交界处发生地震。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必须进行环境消毒。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8.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C.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9.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 B.NaCl
C.NaHCO3 D.NaOH
10.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溶液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
C.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NaOH=CuOH↓+NaSO4
12.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1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隙:水蒸气冰 B.pH: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2H4C3H6 D.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H2O2=NH3
14.下列图像与所对应的实验相符的是( )
A.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
D.向稀H2SO4中滴加BaCl2溶液
15.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6.(6分)(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一个氮分子___________;②两个铁原子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