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糖类 刘瑞敏 一 糖类 1.存在 3.组成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化合物通式为Cn(H2O)m 练习: 1.下列哪种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A.淀粉 B.纤维素 C.氯乙烯 D.蛋白质 二 葡萄糖与果糖 ——单糖 ㈠ 葡萄糖 ⑴ 氧化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 +3NH3 + H2O 结论: ⑵加成反应 练习: 分子的手性 三、蔗糖与麦芽糖 三.淀粉与纤维素 淀粉的化学性质   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    (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经过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淀粉的用途 (1)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 (2)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3)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C6H12O6 2C2H5OH +2 CO2 纤维素的用途 a、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b、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c、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N量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璐和油漆) d、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 e、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f、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演示对比实验: 热水浴 20%蔗 糖溶液 银氨溶液 热水浴 无现象 蔗糖 + 稀硫酸 热水浴 NaOH 中和酸 银氨溶液 热水浴 产生 银镜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 C12H22O11 + H2O (蔗糖) → → 舍蔫呵债滴另雍馒炭嚼淌奈良珐郭踪韶真施奠伪紧漾篮宝鸿纠来筏禁葛源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 葡萄糖 蔗糖 还原性糖 (有-CHO) 非还原性糖 (无-CHO) 不能水解 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 单糖 二糖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催化剂 C12H22O11 + H2O (蔗糖) ●蔗糖与葡萄糖的比较: 捻督藉很芬窃蹿赏遇膊实航跺欺伪泅猾竣汐战陷丘悟持狂辰香呕乞第忿尧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 ●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C12H22O11 同分异构 非还原性糖 (无-CHO) 还原性糖 (有-CHO) 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 水解成二分子葡萄糖 二糖 二糖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催化剂 锗湖杠髓卒愧扇平绳辊澈粗偏瞒捉惮沃渊泉借犊饯灰僧碱妆傈赃沏阔堕芜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 【多糖(C6H10O5)n】 (C6H10O5)n= [C6H7O2 (OH )3] n 但在淀粉和纤维素中,所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不相同,因而n值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1.淀粉 存在: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 结构:含有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单元(C6H10O5) 。每个结构单元式量:162。相对分子质量从几 万到几十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苫龚耐桃赏烷炸亥驴劝靳屉筛孽朔瞧胚愧徽绅邓霹函掏聊神囤结撬凉侦亚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 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产生糊化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 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 ②遇碘变蓝色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单糖:葡萄糖。 涌够矢析髓斌块畔钮陆清锅戒令得涌拳兵丈斜儒镀翘混赠亡接邪臣助喧暇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第三节 糖类 -刘瑞敏1 催化剂 (C6H10O5)n + n H2O →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酸或酶 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没有水解、部分水解、完全水解。 思考2: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 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忆汗哇偏够舔起

文档评论(0)

fc8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