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5.1 从托勒密到开普勒
【目标导航】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知能点拨】
1.知识概要
(1)“日心说”及“地心说”
(2)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于所有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
第二定律:对于每一颗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2.探究方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对客观事物进行准确的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然后再假设、再检验。这样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来越客观、准确。人类对于天体运动的认识也是这样。起初,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认为地球是太阳的中心,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学说,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提高。现在我们知道了,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仍要带着整个太阳系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并且整个银河系也不是静止的。虽然“地心说”和“日心说”并不准确,但我们丝毫不能低估托勒密和哥白尼等人的贡献,这些认识是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正是他们这些人的工作才使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前所未有得清晰,否则我们还要在黑暗中苦苦摸索。
3.我的认识
开普勒认为,行星绕太阳转,但我们日常看到的却是太阳自地球东方升起,又落到西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现象似乎是太阳绕地球转。怎样解释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呢?
【例题精析】
例1.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空中不动一样。
解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R,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同理设月球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也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
km
【巩固练习】
1.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运动,它的周期是___________。
3________的___次方和公转周期的___方成正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天体运动的日心说、地心说都是不准确的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及其它行星绕地球运动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及其它行星绕太阳运动
D.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绕太阳转动
5.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长半轴分别是R1、R2,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1:T2=___________。
6.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形的轨道上运动,若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A.3年 B.9年 C.27年 D.81年
7.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请你将它们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由小到大依次排序。
8.实践证明,开普勒第三定律也适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如果人造地球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运动,周期为T0。当开动制动发动机后,卫星的速度降低并转移到与地球相切的椭圆轨道,问在这之后,卫星经过多长时间着陆?设空气的阻力不计,地球的半径为R,圆形轨道作为椭圆轨道的一种特殊形式。
5.2 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
【目标导航】
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知能点拨】
1.知识概要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其中G=6.67×10-11N·m2/kg2叫引力常量,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测量出来的)
2.探究方略
人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往往要面临许多困难。牛顿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时,也是这样,首先他就遇到了三大困难:一是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二是天体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认为物体间有引力,如何计算由天体各部分对行星产生的力的总效果,在当时缺乏理论上的工具;三是在众多天体共存的太阳系中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牛顿使用了数学中微积分的方法超越了变速运动的障碍;使用质点的概念方便进行大天体之间的引力计算;通过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解决了多体问题。
3.我的认识
月球之所以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因为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但我们从来也没看到过地球围绕月球转,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