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院毛赣鸣图书馆知识资本隐性知识内生价值转移
赣州市图书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征文
●毛赣鸣 李黛君 谢松(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图书馆知识资本隐性知识内生价值转移
摘要:简述知识资本理论概况,甄别企业与图书馆知识资本异同;构建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循环系统模型,论证其内、外部结构与内、外部循环的系统关系;阐释图书馆隐性知识要素及内生价值来源,在不断的人力资本投入中,可形成知识资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持续循环增值,并依托馆员渐次向用户方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动态知识溢出效应。
关键词:知识资本 隐性知识 内生价值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Library Knowledge Capital Endogenous Value of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Mao Ganming, Li Daijun, Xie Song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This thesis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capital, and discusses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library; Build a circulatory system model of the library knowledge capital structure, and demonstrate its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both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pret that the Library tacit knowledge elements and the source of endogenous value could form a recurrent knowledge capital value and use value added process with the continuou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gradually transferred human resources to user side with the help of librarian, as a result, develop a dynamic knowledge spillovers.
Keywords: knowledge capital, tacit knowledge, endogenous value, human capital, human resource;
知识资本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流派,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知识视为资本和组织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把人力资源区分为已编码知识和未编码知识;资产分为有形和无形、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在企业“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中,注重开拓企业知识资本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的解释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与知识转移、知识创新、知识资本循环的关系。其早期代表人物活跃于20世纪80-90年代。知识资本理论与其它内生增长理论相比,更加注重企业、公司内部无形资产,特别是人力资源在内生价值中的贡献及其在知识转移、知识外溢中的价值实证研究。其后至今,研究范围渐趋广泛,包括:个体知识资本、组织知识资本、区域知识资本、国家知识资本、技术知识资本、管理知识资本、产品知识资本、市场知识资本等各个方面。并向社会各界渗透、扩散。
将知识资本理论应用于我国图书情报理论与实践中,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前后[1],该理论能有效的阐释图书情报机构人力资本投入与知识资源相结合而持续产生、积累的无形价值,这种内生价值通常以隐性知识或未编码知识的动态资本状态存在,因图书馆的公益性而使广大用户直接受益,驱使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完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社会转移,为社会知识创新提供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1 企业知识资本内生价值增长
知识资本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知识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知识资本结构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等要素,虽然学者们对知识资本的不同要素及其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上是一致的。也正因为这种异同,使知识资本理论在面对各类经济和管理问题时,充满了活力,产生了各种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诸如斯图尔特的知识资本“H—S—C”结构;斯维比的“E—I—E”结构;以及埃德文森—沙利文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未编码知识)+结构资本(已编码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