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疯癫与文明详细读书报告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米歇尔·福柯(Paul-Michel Foucault)著
一、福柯简介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26—1984)是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大师,被誉为“继萨特之后法国最为深刻的思想巨人”[1]。他194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后攻读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学位。曾任教于克莱蒙—菲兰特文学院、巴黎大学文森学院,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History of Systems of Thought)教授,直至逝世。他涉猎甚广,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发掘被遗忘的边缘领域如疯癫,疾病,犯罪和性等。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1961)、《临床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linic 1963),《词与物》(The Order of Things 1966),《知识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1969),《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 1975),《性史》三卷(History of Sexuality,3 volumes:Introduction, The Uses of Pleasure,and Care of the Self 1976-1984)。其中,博士论文《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运用“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开山之作。该书是福柯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批判的开端,对于理解福柯的后现代思想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疯癫与文明》概述
福柯的理想是要在“‘伟大的尼采式求索的光辉照耀下’,展开一系列‘文化边界’研究,以被拒斥的历史体验来批判现代西方文明” [2]273-274;在这本书中他将被常人当作自然现象或疾病的疯癫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论述了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福柯从文献中发现,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疯癫的历史是各种文化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将其建构成理性的对立面而加以迫害,使其沉默的历史。因此福柯在书中坦言:“精神病学的语言是关于疯癫的理性独白。……我的目的不是撰写精神病学语言的历史,而是论述那种沉默的考古学。”[3]3《疯癫与文明》全书共计十个章节:第一章:“愚人船”、第二章:大禁闭、第三章:疯人、第四章:激情与谵妄、第五章:疯癫诸相、第六章:医生与病人、第七章:大恐惧、第八章:新的划分、第九章: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
(内容提要)
《疯癫与文明》全面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疯癫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文化的产物在不同时期的话语体系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文艺复兴时期,神秘的启示在古典时期,罪恶;在近现代,是病情疯癫史并不是疯癫本身的历史,而是人们怎样看待疯癫的历史,也就是他者意识的历史。福柯所关注的并不是对于疯癫的治疗,而是要对疯癫进行考古学式的研究,要追问关于疯癫的知识和话语的历史建构过程。福柯对人类社会中疯癫历史的真实再现揭示了福柯对历史理性的颠覆和对传统历史观的瓦解。①第一章:“愚人船” (Stultifera Navis)——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体验①
福柯从谈论麻风病开始他的论述,他将疯癫的历史最早追溯到中世纪对麻风病的态度里。疯癫与麻风病看似没有关联,但福柯从中提取出欧洲社会隔离麻风病人的一种特殊有效的方式:隔离并认为这样一种方式被隐秘的保留下来,并在几个世纪后古典时代被再次用来对疯癫行为。在麻风病院被闲置多年之后,有些东西无疑比麻风病存留得更长久,而且还将延续存在。这就是附着于麻风病人形象上的价值观和意象,排斥麻风病人的意义,即那种触目惊心的可怕形象的社会意义。福柯首先论述了愚人船这一形象来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对待疯癫的态度并认为在愚人船这一形象中隐藏“净化”意图。疯人乘船进行航行是通过净化和具有宗教意味的朝圣来追求理性的救赎福柯进一步提出疑惑,为什么在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出现了愚人船?他认为这是因为对疯癫形象的不安。与中世纪疯癫的平淡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疯癫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夺目起来。福柯从故事和道德寓言,学术作品,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展现了疯癫的意象。并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疯癫具有一定启示性质。在傻剧中,疯子会用愚蠢的傻瓜寓言来说出理性的词句;在学术作品中,疯癫代替了死亡这一主题,但福柯认为这并不代表思考的断裂,而代表一种忧虑的内在转向,疯癫被用来教导人们对理智的尊崇,因为疯癫即意味着死亡。福柯对这样一种疯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