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地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用百度网站搜索什么是季风,镇江夏天和冬天的风向,了解季风区是自然灾害状况。 二【教材分析】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设计面向我校初二(1)、(2)班,两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能比较好地掌握,有利于本节课的有效开展。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与风向,并能据此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能在图中找出两者的大致山脉界线。
能读懂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归纳出某地气候特点。
了解锋面雨的形成,并能说出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了解灾害性天气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激趣,区分季风与季风气候的概念。
阅读课本图文材料,分析冬夏季风的差异,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利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读取两者分界线,并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别。
通过观察动画演示,了解锋面雨的形成过程,记住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结合亲身感受,了解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五【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锋面雨带的推移。 六 【教学难点】锋面雨的形成 七【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比较分析归纳法
八【板书设计】
季风气候显著
冬夏季风
季风区、非季风区
锋面雨
影响:
有利 2、不利
九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激趣。阿拉伯半岛/v_show/id_XMjA2MzcyNDQw.html
长江中下游地区/u19/v_NTAzNDEzNzY.html
播放视频,引出我国气候一个重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
[概念讲解]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辨析:季风指的是一种风,而季风气候是指一种气候类型。
(过渡)既然说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到底有哪些呢?(展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
[自主探究]——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阅读课本P38图2.19、图2.20,分析冬夏季风特征,结合《学评》完成表格。
风向
冬季风
夏季风
陆地气压
源头
特点
影响
各地降水 ,加剧 方寒冷,增大南北 差异
夏季风到达地区,降水普遍 ,使我国降水集中 季
(过渡)在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展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示意图)
[学生读图思考]——训练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夏季风在我国主要影响的范围,对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限,分析得出结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以什么山脉为界?
(学生对照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以广州与吐鲁番作对比)
(教师展示广州与吐鲁番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图,分析两个地方降水特点,进而总结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
(问题分别提出,层层递进,使学生通过3个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有深刻理解)
[承转]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那么我国季风区内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呢?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P39材料“锋面雨”,结合图2.22,初步认识锋面雨)
[动画讲解] 动画演示锋面雨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programs/view/ntP1LoY7AK0/
(学生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能更好地理解锋面雨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动画讲解]——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动画演示,说明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份:雨带到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六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恰逢梅子成熟,故此时的雨被称作“梅雨”。另外,由于梅雨带来阴雨绵绵的天气,东西容易发霉,故也称“霉雨”。
七、八月份:雨带到达华北、东北地区。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缺少雨水,形成干旱,恰逢我国传统的伏天,因此把此时长江中下游的干旱成为“伏旱”。
九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doc
- 好用的隔离霜.doc
- 婚姻法练习题.doc
- 基本路径测试.doc
-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分类及优先级).ppt
- 基层诊所该如何选择设备,如何生存发展.doc
- 基础工程复习题.doc
- 基础色彩理论.ppt
- 基础数据编码规则建议.doc
- 基础题的钢铁是怎样炼成.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