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中山逝世后遗体为何换四副棺材?
核心提示:穿戴整理完毕之后,孙中山遗体被小心地移入紫铜棺内。孙中山遗体入殓后不久,孔祥熙嫌这副楠木棺材太小,又换了一副大的楠木棺。易换下来的那副楠木玻璃棺,放入了孙中山的衣服、鞋袜后,被封入北平西山碧云寺石塔内,胡汉民为之题写了“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石碑。
原标题: 揭秘:孙中山逝世后遗体为何换了四副棺材?
核心提示:穿戴整理完毕之后,孙中山遗体被小心地移入紫铜棺内。棺四周放白绸棉垫和白绸丝棉袋,身上盖锦缎方被。1929年6月1日,紫铜棺柩运到中山陵,由孙中山的8名卫士抬入墓穴安葬。
本文摘自:《人民网》2012年5月4日,作者:林仕谋,原题:《孙中山逝世前后的秘闻轶事:遗体易换了四副棺材?》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
孙中山遗嘱产生的经过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应邀北上,经香港、上海,绕道日本,由天津到达北平。由于一路劳累,没到达北平便病倒了。在北平,经各方精心治疗,孙中山的病情也没见好转反而不断加重。于是,人们开始考虑他的后事,请孙中山留下遗嘱。最后,孙中山留下三份遗嘱,即《政治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遗书》。
对于《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的产生过程,后人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事先为其准备好了稿子,征得孙中山同意后签字的;一说是笔录孙中山在病床上的口授成稿;还有一说,是由孙中山口授要点,由别人在病床前整理而成的。但根据分析,从当时孙中山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来看,有关文件应是事先准备好,征得他同意并签字的。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和秘书黄昌谷就是这样回忆的。孙中山的遗嘱是由汪精卫起草,并经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
1925年2月24日,孙中山病危,汪精卫、孙科等人来到孙中山病床前,并请宋庆龄暂出病房。汪精卫婉转地说,同志们要求先生留下些许教诲之言,以便遵照执行。孙中山沉默了一会说:“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死了,敌人一定要来软化你们,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又有什么话可讲呢。”汪精卫等人则表示,他们不怕危险,不怕被敌人软化。孙中山说:“那么要我说什么话呢?”汪精卫说:“我们现在预备好了几句,念给总理听,如果总理是赞成的,便请签字,当作总理说的话;如果总理听了不赞成,那么便请总理另外说几句,我们可以代为笔记下来,也是一样的。”孙中山说:“很好。”汪精卫即将预备好的稿子念给孙中山听。孙中山听后,表示很满意,说:“好的,我很赞成!”随后,汪精卫又将家事遗嘱的稿子读给孙中山听,孙中山也表示满意,说:“好的,我也赞成!”
遗嘱定稿后,汪精卫等人本来是要孙中山签字的,但此时孙中山听到宋庆龄在门外哭得很伤心,便说:“你们暂且收起来吧!我总还有几天生命的。”到了3月11日,即孙中山逝世的前一天,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的眼睛已开始散光,便对汪精卫讲“现在不可不请先生签字了”,并劝说宋庆龄不要哭泣。于是汪精卫和孙中山的家属及在北平的国民党人宋子文、孔祥熙、戴季陶等一起来到孙中山病床前。两份遗嘱呈给孙中山时,孙科将他的钢笔递给父亲,但此时孙中山握笔写字已有困难,宋庆龄便用手托着他的手腕让他写。孙中山在两份遗嘱上都签上了“孙文,3月11日补签”字样,并嘱他死后立即公布。孙中山签字后,汪精卫在“笔记者”下签名,其他人则在“证明者”下签了名。
孙中山的四副棺材
孙中山逝世后的第三天,遗体被运到北平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然后被装殓在一副美式楠木棺中,这是孙中山的第一副棺材。
孙中山遗体入殓后不久,孔祥熙嫌这副楠木棺材太小,又换了一副大的楠木棺。这副楠木棺为椭圆形,前端呈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层,揭开棺盖可瞻仰孙中山的遗容。这是孙中山的第二副棺材,称楠木玻璃棺。
孙中山临终前说,愿如友人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后人瞻仰。所以,在他逝世后,治丧处即向苏联定购水晶棺。1925年3月30日,苏联赠送了一副水晶棺。该棺长1.75米,高0.5米,棺头0.65米,棺尾宽0.53米。棺的外盖及外层匀系钢质镀镍,银光闪亮。但经专家检查,此棺质地较脆,且易于传热,加之长途运输,稍有裂隙,便会对棺内遗体产生影响,所以后来没有使用。此后停放在北平碧云寺中山纪念堂,供人瞻仰。这是孙中山的第三副棺材。
孙中山的第四副棺材是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这副紫铜棺长2.24米,宽0.8米,高0.65米,制作考究,外形精美,价值1.5万两白银,于1925年8月运到上海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宋庆龄看后很满意。1927年4月,上海葬事筹备处迁到南京,紫铜棺也运到南京。1928年12月30日,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季教导处工作计划.doc VIP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pptx
-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21─2024解读:胰岛素皮下注射.pptx VIP
- 最新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满分作文.doc
- 【2025春】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12部)》教材知识梳理.docx VIP
- 最终印刷版: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30年).pdf VIP
- 卫生事业管理学讲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