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文言文复习资料_图文.pptVIP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文言文复习资料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文言文复习资料_图文.ppt

* 6、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了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处一个空明澄清,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7.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8.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9.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时 )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动词,画着文彩 ) 3.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高)(租用 )( 容许,使 ) 二.翻译句子: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译: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译: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观潮》 周密 * 3.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译:(弄潮健儿们)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 4.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三.阅读理解: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钱塘江大潮进行了描写? (形、色、声、势。) 2.第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原文。 (比喻、夸张)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呼应首句;形象生动地说明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 。 方:当……时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 4、随波而逝。逝:去,往 5、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8、如履平地。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岸。 * 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答案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 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 农历十六 (2)既而 不久 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远而近,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1)写“形“的句子是:仅如银线 (2)写“色”的句子是: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写“声”的句子是:如雷霆,震撼激射 (4)写“势”的句子是: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 都消失 ) 2.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 ( 这 )( 撑 )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白 )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 还 )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 6.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居 ) * 二.翻译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 3.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这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皮毛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 三.阅读理解: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句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天空、云层、山峦、湖水,迷蒙一片,举目皆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内容上:连用三个“一”,与前文“上下一白”相呼应,写出大雪封湖,迷蒙一片,举目皆白,惟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有淡淡的水墨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