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二《德道经》与道家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德道经》与道家思想.ppt

专题二《德道经》与道家思想 理解《德道经》一书的思想体系及主要内容 以《德道经》的思想体系为线索,导读《德道经》一书及重点课文 了解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老子的情况《史记》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尔,字伯阳,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方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史记》中提到的老子有三位:一是李耳,也就是老聃;二是老莱子;三是周太史儋。 《德道经》的三个版本 一是传世本的《德道经》,以魏晋时期王弼的《道德真经注》为通行本。 二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丙本。 三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版本,有甲、乙、丙三组。 这三个版本关系如何,没有定论。 《老子》的世界传播 《老子》一书,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全书共5000余字,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德经》一书在汉代以前称为《老子》,西汉时有一个叫河上公的人作《老子章句》,所以才有了《道德经》的名字。 在中国众多古典名著中, 《道德经》一书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万能智慧之书”之称。 评 价 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性的. 德.法.英.美.日等国家今天都兴起了”老子热” 德国大小商店都有《老子》的翻译本。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述政策。 尼采说:《老子》一书,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许多诺贝尔获奖者把发明发现归公于老子。 《老子》文章的特点 《老子》文章,使用韵文写成,文句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流畅舒适,给人一种语重心长而有自由随便的感觉。但不是优美飘逸的那种,而是辛辣老到的那种。有些文句,长短不一,有规律地押韵而且重叠反复,很像是民歌。《老子》用韵既有与《诗经》相同之处,也有与《楚辞》近似的地方,它是南北文化影响的产物,但它毕竟不是诗,而是诗化的散文。文中所用比喻说理,新颖独到。 二、 关于 老子的几则传奇故事 (一) 聪颖少年 (二) 教授孔子 (三)高论生死 (四) 函谷著书 三、《德道经》的思想体系及主要内容 《德道经》一书的思想及其丰富.这里就其思想体系及其主要思想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老子的世界观(自然观) 1、老子的“道论”。“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它思想都是围绕这个思想而展开的. “道”的全新意义及多种解释: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一种真实的存在;规律法则;人生准则。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道”的本性 (1)“道”是虚空的、无名的、无形的。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道是循环往复的,并以虚、无的方式发生作用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关于“道论”的应用   请同学们用“有”与“无”的关系或实道与虚道的关系,论述科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