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基础(二第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毒理学基础(二第版)

毒物:是指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机体就可以干扰机体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在在或即将进入的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是指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化学性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除规律,及对生物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包括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与毒性,影响毒性作用的各种因素);(3)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生物体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4)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神经毒试验,以及各项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及致畸变试验等;(5)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机体的可能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2)阐明环境污染物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索污染物对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为预防、治疗环境污染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4)研究防治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理论、方法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 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生物膜:将细胞、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半渗透性薄膜 35.质膜:包围在细胞外的膜 34.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性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之比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指污染物的外部形态、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种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可能不同,生物毒性、迁移、转化和富集也不同)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分类:(1)按物理状态与结构分为:固体、液体、气体、胶体、射线等:(2)按化学组成与内部结构分;单质、化合态(有机化合态和无机化合态);(3)按功能特点:离子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胶体、难溶态等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污染物。 物理转化:是指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 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发生的转化。1)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反应为主,这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2)水体中的化学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和水解反应为主,其中水解反应是最主要的步骤。3)土壤中的化学转化:以水解反应为主; 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机体接触后,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 排泄的统称。 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污染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 43.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还原反应发生条件:①存在局部性还原环境;②某些酶可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还原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可逆反应 生物转化的结果:代谢解毒与活化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1)物种差异与个体差异(2)饮食营养状况(3)年龄,性别,激素,昼夜规律等生理因素(4)代谢饱和状态(5)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抑制:能使酶活力减弱、含量减少或催化反应速率减慢的现象称为抑制作用。1)特异性抑制 2)竞争性抑制。诱导:有些外源化学物使某些毒物代谢酶系活力增强或酶的含量增加,并因而促进外源化学物的转化过程。) 吸 收:环境化学物经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而进入体液的过程. 分布:是指毒物被吸收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后,随血液或淋巴液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56.沉积在肺泡内的颗粒物的去向:吸收进入血液;随粘液咳出;进入淋巴系统;长期存留在肺泡,导致肺泡灰尘病灶或结节。 57.靶器官:化学物对其积聚部位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该部位称为

文档评论(0)

knb7332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