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价值链上牵手,创造共赢局面供参习.doc

在全球价值链上牵手,创造共赢局面供参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全球价值链上牵手,创造共赢局面供参习

在全球价值链上牵手,创造共赢局面 ——中意中小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 罗红波  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同样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众所周知,价值链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在不同时期,价值链有其不同的表现。最初是一种“全价值链模式”,也就是中国过去讲的所谓“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内部价值链模式”。在其他国家也主要是指大型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这种模式在 福特制“规模经济”发展时期比较盛行,当时人们也认为只有那些内部为“全价值链”的大型企业才具有竞争优势。后来,人们发现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与其他企业形成供应链条,同样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于是“企业集群(ENTERPRISES CLUSTER)模式”逐渐被人们认可。当数十个、数百个从事同一部门生产的企业集群集聚在同一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在意大利称为“产业区”(DISTRETTI INDUSTRIALI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意大利产业区的竞争优势令人瞩目。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反映产业全球垂直分离进程的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盛行。在这一进程中,大型跨国集团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以中小企业为生产主力的产业区的竞争优势开始遭到质疑。难道,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就难以大有作为吗?难道产业区就此会“寿终就寝吗”?(REQUIEM PER I DISTRETTI INDUSTRIALI ? DOMANDA DEL PROF.G.BECATTINI )经过讨论,答案是否定的:产业区内的中小企业需要适应国际化新形势,它们同样可以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区位选择。 众所周知,意大利中小企业的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它们不仅通过地区专业化取得了“地区规模经济效益”,而且通过细密分工取得了“零部件规模经济效益”或者“生产工序规模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众多从事专业型中小企业相互关联、竞争合作,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进行生产,形成价值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图1)。 图1 传统意义的产业集群示意图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差异化”更贴近终端消费者需求,同时为防止新产品被模仿,产业区的一些企业开始跨出国门到其他国家投资设厂,以便取得竞争优势、创造价值最大化。这使得传统的企业链条和产业链条发生新的变化:企业链条和产业链条的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通过外包或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被拉长,搁置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国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和低价快速的交通相互保持紧密联系。最近,意大利亚洲观察组织的研究人员对意大利在华投资企业 进行了经济满意度调查,其中19%的企业表示很满意,30%的企业表示比较满意,还有31%的企业表示还不错。获得成本降低20%以上好处的企业比重达到76%,其中22%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达50%以上。这说明,纳入全球价值链使到中国投资的大部分意大利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它们的经验鼓励着一批批其他意大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到中国开展业务。 对于有意到中国开展业务的意大利中小企业来讲,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区位的选择。研究发现,中意两国产业集群对接、意大利企业集群直接“移植”或“复制”到中国和意大利企业嵌入中国产业价值链中,不乏是几种比较好的区位选择思路和合作方式。目前,第三种方式运用比较普遍,因为大部分单个企业来华开展业务时很自然地会选择某个与自己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地区,并嵌入当地的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第二种方式在广东服装业和皮革业比较明显,一个企业先来,感觉还不错,尔后其他上下游企业紧跟而来。第一种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两国的一些产业集群正试图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我相信,在时机成熟时,这种方式是中意中小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的有效途径,通过它们之间的双向投资,既对振兴意大利产业区有利,也能促进中国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能促进企业在价值链上的攀升。 大力促进中国产业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中意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合作提供有效平台。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得到很大发展,同时在许多省市形成了众多的产业区(产业集群)。在产业区集中、且发展比较健康的地区,不仅经济增长率相对比较高,培育了许多知名品牌,而且吸引外资也多。例如,广东的东莞、浙江的温州、江苏的苏州,年经济增长率均名列前茅。山东的产业集群也比较集中,在全国名列第四位,它的经济发展也处于前列。 尽管产业区的发展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些与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许多省市也都将大力促进产业区(集群)发展列入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