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如图3-6-8所示,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球棒击棒球的力( )
图3-6-8
A.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故选B.
【答案】 B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行走时向后蹬地,给地面向后的摩擦力,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是人向前的动力
B.人匀速游泳时,人在水中的运动是对水向前用力,水给人的力是阻力,方向向后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因有重力,才有对桌面的压力,才有桌面的支持力出现,即压力先产生,支持力后出现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是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作用力先变化,反作用力随后跟着做相应变化
【解析】 人走路或游泳时,对地或对水都施加向后的力,另一方给人施加动力,故A对,B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不存在谁先谁后,故C、D均错.
【答案】 A
3.(多选)如图3-6-9所示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卫星发射时火箭和卫星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3-6-9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解析】 图象中的两条图线对应的纵坐标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故A错误,B、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D错误.
【答案】 BC
4.(多选)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B、C错误,A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
【答案】 AD
5.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都适用
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不适用
【解析】 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几乎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牛顿第三定律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论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
【答案】 A
6.(多选)如图3-6-10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图3-6-10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解析】 可通过以下表格对各项进行分析
选项 过程透析 结论 A P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P吸引地球的力 × B Q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Q吸引地球的力 × C P对Q的压力的反作用力是Q对P的支持力 √ D Q对桌面的压力的反作用力是桌面对Q的支持力 √ 【答案】 CD
7.如图3-6-11关于马拉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6-11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不论车如何运动,马拉车的力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
D.只有当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小才等于车拉马的力
【解析】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大小永远相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8.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3-6-12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图3-6-12
A.因为风帆受到向前的力,所以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B.只要电风扇风力足够大,小车肯定向前前进
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风也会给风扇一个向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选修3-5.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交变电流 第2节 交变电流的描述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选修3-2.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交变电流 第3节 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选修3-2.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交变电流 第7节 远距离输电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选修3-2.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1节 物体的碰撞课件 粤教版选修3-5.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交变电流章末综合测评 粤教版选修3-2.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2节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粤教版选修3-5.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章末归纳提升 粤教版选修1-1.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课件 粤教版选修1-1.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第4节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课件 粤教版选修1-1.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英语 Module 4 Great Scientists Section Ⅱ Introduction & Reading and Vocabulary-Language Points学业分层测评 外研版必修4.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3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英语Module 6 Unexplain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 Section Ⅳ Grammar & Writing学业分层测评 外研版必修4.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课件 粤教版必修1.ppt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1 我的母亲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
- 上海市十二校2017届高三英语12月联考试题.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岳麓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 云南省昭通市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