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科用技史渗透德育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
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
□广州市天河中学 李铜玉
中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之处。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这都离不开对科技史教育的重视。为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不少关于科技史教学的内容。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的功绩时说得好:“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为此,历史教学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作用 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继承性。科学决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时期内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评价自己:“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些,只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原子物理学中,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从汤姆生发现电子而创立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开始,在此基础上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核式结构型,玻尔进一步把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建立了玻尔原子模型,这样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并不断加以完善。卢瑟福是汤姆生是学生,玻尔是卢瑟福的学生,三代物理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他们仅是承袭前人的理论而没有创新,便没有原子物理学的飞速发展。在科学发展史中,科学家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科学家在追求真理时所表现的奉献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甘辛劳动与科学精神,科学家的成功与失误、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道路、科学家的品德力量……所有这些给人的启迪与教育甚至超过了科学内容本身。因此,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科学发展中人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联系科学的发展来追踪理论的形成具有特殊的魅力。”诺贝尔奖获得者、反粒子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塞格雷则说:“不过,我相信物理学同样有一个丰富的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的。”因此,在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中一定要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和历史所给予的崇高荣誉和评价,这是理所当然的。牛顿一生完成了光的色散实验,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确立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被人们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古往今来的崇高人物”。这是历史对他的赞誉。但牛顿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成就除自身的天赋和勤奋外,主要是集前人之大成和同代人的思想,最终给予精辟的概括。同时,他性格古怪曾同许多人发生过论战,晚年曾误入歧径,致力于上帝第一推动的研究,却一事无成。这样,让学生对牛顿的各个侧面都有所了解,更感到亲近些。
2.造福人类的献身精神 纵观整个科技史,我们看到优秀科学家总是把献身科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崇高目的。诺贝尔曾豪迈地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则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他俩的话是众多优秀科学家为造福人类、献身科学誓言的代表。
正是这种造福人类的崇高目的,激起了科学家不怕牺牲自身一切的献身精神。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明代伟大的中医药物学家李时珍尊重科学,力排迷信,博览群籍,积累上千万字的札记,重视实践,经二十多年的调查研究,获得广博的真知,他的《本草纲目》把中医传统的本草学推倒了光辉的顶峰,成为“东方医学的巨典”。伽利略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利赫曼为引雷电而捐躯;法拉弟鄙视名利,舍弃荣华富贵,几次拒绝接受封爵,终生进行实验探索,最后老死在书桌旁;居里夫妇为提炼镭元素而甘受放射元素射线的损害,他们的女儿和女婿也因长期从事放射性研究而英年早逝;爱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焦耳的四十年热量实验……造福人类的崇高目的,也激起了科学家对人类正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们力求科学发展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随时预防消极后果的出现,敢于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敢于反对法西斯主义。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都是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居里夫人曾亲赴前线抢救伤员。1939年,爱因斯坦在获悉铀核裂变的消息后,为防止希特勒抢先制出原子弹,他与费米、齐拉特等科学家一道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究原子弹。正是在这一建议下,美国政府组织了“曼哈顿工程”。
3.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爱祖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几乎所有优秀科学家都具有的一种纯洁的、永恒的感情。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得好:“科学固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应该把所有的力量,献给他的祖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