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课件教材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战略学者松村勋:《海洋国家日本的军事战略》 1.由于美国作为海洋国家拥有绝对军事优势,日本应谋求建立跨太平洋的对等的日美军事同盟。 2.印尼和新加坡必须视为优先友好国家,最为南太平洋海洋国家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日本的结盟对象。 3.日本应巧妙离间中俄,推动中俄战略对立和对抗。 4.须联美防止中俄,在这个缓冲地带拥有军港、航空基地和导弹基地。 5.提防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大国。 (一) 日本真认为“钓鱼岛是无主地”? 1885年前,日本曾对钓鱼岛进行过三次调查。 “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国标等举措,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仅限于实地 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可待日后开发之土地物产,建国标及着手 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 井上馨致山县有朋函(1885年10月21日) (二) 钓鱼岛主权真的“与日清战争无关”? 甲午战前,日本一直欲将琉球并为己有,但清朝 从未认可。 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 撤销琉球“国”,改设琉球藩,清政府不予认可。 1879年,明治政府宣布撤销琉球藩,改设冲绳县。翌年9月,日本与清朝 就签署《琉球专约拟稿》进行谈判,最终破裂。 1882年,清朝政府和日本两国政府就琉球归属再次谈判,但仍未达成协议。 (三)“旧金山和约”能否作为日本钓鱼岛主权依据 1939年《大日本府县别地图并地名大鉴》的琉球部分, 无钓鱼屿、花瓶屿,更不见“尖阁诸岛”之名。 (四)“搁置争议”一说是否成立? 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发表。1978年8月《中日和平 友好条约》签署。谈判主要障碍:战争终止、战争赔款、安保 条约、反霸权条款。 “今后尖阁诸岛(钓鱼岛)的开发,当尽可能两国共同开 发,而非一国开发为宜。” ——外相园田直 (1978年8月18日日本参议院 外务委员会会议记录) 近期钓鱼岛纷争的直接起因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 近期岛争进展: 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海监船抵达中国钓鱼岛外围海域,将视情况宣示主权。 9月17日:中国千艘渔船抵达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将拦截; 9月19日:中国2艘军舰出现在钓鱼岛海域,日本自卫队军舰向这一方向移动; 9月25日:中国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日本称在钓鱼岛问题上决不让步。 9月27日:26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表示“将争取依照国际法和平解决有关领土和领海的争端”。27日外交部批野田在联大演讲称其做法自欺欺人 ,岂有战败国霸占战胜国领土之理 。 五、钓鱼岛问题的解决途径分析 中国政府的主张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案的提出: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中国反击——漂亮的“组合拳”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中方不会容忍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和损害,并将根据事态发展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国防部表态:“中国政府和军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易的,我们正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力。” 文韬——外交先行 武略——军事手段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日本的 1.钓鱼岛由过去日本独自实际控制转向事实上的“中日共同控制”。 2.日本的整体国家主权更加萎缩。 3.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4.钓鱼岛争端令日本探知美国的底线。 5.日本的二战战败国和历史责任问题凸显。 中国的 1.此次危机凝聚了海内外中国人保钓的决心。 2.美国试图介入亚洲内部的“小北约”战略自行破产。 3.这场冲突中所体现出的日本政治制度的弊端,给中国提供了反面教材。 受益 总结: 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 如何处理好中美日三角关系式中国立足亚太的一个基础,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环节。未来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推动亚太的多极化趋势朝着力量相对均衡、相互制衡、形成相对稳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