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治疗体会.doc

2例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治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例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治疗体会

甘肃中医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2例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治疗体会 系 部:中西医结合系 专业年级:中西医临床医学2007级 学生姓名:杨石红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5日 2例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治疗体会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7级:杨石红 指导老师:刘立 摘 要 由于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较多,而降压药物的作用部位又比较局限,故降压药单独应用时疗效多不满意。因此,联合用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已变的越来越重要,临床研究也发现任何一种降压药物都无法对所有病人有效,只有50%~60%病人的血压得以,而联合用药可使80%以上的病人血压得到控制。本文将讨论几种联合用药的方案和效果。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体会 联合用药机理:血压是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系统中α或β受体的激动作用、R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血管紧张素升高、肾脏的水钠潴留等因素。当药物治疗高血压时(降低血压),机体对药物的降压趋势都有一种代偿机制而促使血压升高,这是由于机体受动脉压力反射器反射的作用,在血液流失的情况下,需要维持对主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于是就降低或抵销了药物的降压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多选择作用部位和机制不同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其目的在于发挥药物的相加或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总体降压效果。本文结合一些临床结果,结合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进行以下探讨。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①利尿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②β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③钙通道阻滞剂(CCB)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常用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和奥美沙坦。 联合用药原则:应采用不同降压机理的药物。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利尿剂与β阻滞剂;利尿剂与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钙拮抗剂与利尿剂或ACEI或ARB。三种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必须包含利尿剂。[1] 在目前常用的4类药物(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中,任何两种药物的联用都是可行的。[2]其中又以β受体阻断剂加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加钙离子拮抗剂的联用效果较好。[3]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性,60岁,主诉“间歇性头晕、头昏8年余,加重1周”。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达178/100mmHg,间断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治疗,血压控制约170/100 mmHg,已停降压药1年。入院查体:查体:T 36.5℃、P 60次/分、R 20次/分、 Bp 172/100mmHg,神清,精神欠佳,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各关节无红肿,功能活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壁对称性增厚、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少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并过缓、心率49次/分。血尿便常规及血沉未见明显异常;血生化示:TG 2.75mmol/L、HDL-C 1.02mmol/L。 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治疗原则:降血压、扩血管、抗凝及对症治疗。 用药:降血压:氢氯噻嗪12.5mg/次、2次/天,氯沙坦50mg,每日1次; 扩血管:卡托普利12.5mg/次、3次/天; 抗凝:阿司匹林75mg、1次/天; 治疗2天后患者头晕、头昏明显缓解,血压仍较高,加非洛地平2.5mg/次、2次/天,降压治疗;治疗4天后患者无头晕、头昏症状,血压控制仍欠佳,加用“北京降压0号、半片、1次/天”降压治疗 ,治疗6天后血压基本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患者2:男性,58岁,主诉“间断头晕、头昏10余年,加重伴头晕2天”。高血压病史10年,间断口服倍他乐克、尼群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血压波动在150/90mmHg。查体:T 36.2℃、P 68次/分、R 20次/分、 Bp 156/90mmHg,神清,精神欠佳,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各关节无红肿,功能活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增大,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顺应性减低,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心电图示:未见异常。 诊断:高血压病2级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