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37~38页的内容。 (2)、搜集唐代诗人杜牧赞美扬州的诗句。 教学设想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文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词人委婉含蓄、深沉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风格。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 感受到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扬州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训练的重点是鉴赏中国古代诗歌。 2、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能自己动手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对其分析鉴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并且与同学们合作交流。所以将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为: 3、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概括能力。 (4)、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点: (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意境。 (2)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3)掌握衬托及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5、教学难点:(1)分析景物“清冷”的特点,体味“黍离之悲”的感情。 (2)掌握本词最突出的手法特点。 6、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在百度上搜索《扬州慢》的相关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 按照我对教材的理解,并遵照《新课程标准》中: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精神,并通过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吴涤清演唱的歌曲《烟花三月》,营造诗情画意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度视频】/v_show/id_cf00XODg4NTcxODQ=.html 师:烟花三月下扬州。古往今来,扬州一直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美丽和富庶曾经牵动许多文人雅士的情怀和游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读姜夔的《扬州慢》,看看他笔下的扬州是什么样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让学生感受扬州作为文化历史名城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激情。 二、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课件展示】: 1、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常常浪迹江湖、寄食诸侯,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重,名声震耀一世。 曾自言“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周密《齐东野语》)。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 2、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当他目睹战争洗劫后的扬州的萧条景象,顿时产生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让学生自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4、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触?(指名或集体回答) 悲(凄凉、凄清或悲凉) 四、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序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写作原因。 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感慨今昔 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设计意图】:先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