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圣先师——孔子(2)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儒家源流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的“仁”“礼”观念 孔子儒家学说对于人生的启迪 一、儒家起源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 对“儒”的最早记载是《论语》的《雍也》篇中的“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儒”早已有之。 最早研究儒家起源的是汉代的大学者刘歆 一、儒家起源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汉书·艺文志》) 一、儒家起源 孔子这一派的儒者,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关心政治,有一整套学说,人才多,势力大。后来“儒家”就成了孔子这一学派的专名。 儒家文化代有发挥,成为中国数千年的主流文化。 一、儒家起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本纪》 孔子——曾参——子思——孟子 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孔子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最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本中国人国学的必读书,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一、大圣先师——孔子 孔子在学术方面提倡“仁”的哲学,倡导恢复周礼,在晚年全面整理前代典籍,修订鲁国国史。 经孔子而传世的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更成为中国3000年文明史中影响最广泛、地位最重要的学术派别,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本体。 一、大圣先师——孔子 孔子在教育方面,以诗书礼乐数术教授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大规模私人讲学的先驱。 孔子还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得意味深长。 ——宋代理学家程颐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大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 《中庸》——儒家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 《孟子》——孟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体系。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何谓《论语》?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最后编写者是谁?成书的年代是何时? 当代学者杨伯峻说:“《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三五十年,那么,这最后编写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因此,我们说《论语》的着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论语译注·导言》)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书。其编辑者应该是孔子的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成书年代据推测为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 全书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各自独立。言简意深,含蓄凝练,从中可见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不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引起中国和世界文化人士的广泛重视和潜心研究。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现传《论语》的版本 西汉时《论语》有“齐论”、“鲁论”、“古论”三种不同的传本并行,内容互有出入。 后来,“齐论”、“古论”失传,只有“鲁论”流传下来,就是今天《论语》的通行本,共20篇。 二、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传世《论语》注疏有哪些?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流传最广。 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另一个重要的注本。 杨树达《论语疏证》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则是近现代有代表性的注本。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