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贵州自然保护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贵州自然保护区

贵州自然保护区 /wwwroot/baohuqu.htm 贵州国家级保护区(共7个缺2)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级别:国家级 批准文件:国务院文件国发(86)75号 同年10月,成为中国第二批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管理机构名称: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三星西路17号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总面积为41900公顷,其中核心区25800公顷,缓冲区2800公顷,试验区13300公顷(其中旅游小区12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0%。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区内有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林、珙桐林等44个不同的森林类型。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孑遗树种珙桐,除大量零星分布外,还有13个分布成片的珙桐林,总面积达80余公顷,是当今世界上最集中的野生分布区。另外,梵净山冷杉残遗群落,不仅是梵净山的特有树种,也是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梵净山区内植物种类约2000余种,木本植物9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 野生动物1004种另4亚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191种另4亚种,两栖爬行类75种,鱼类48种,陆栖寡毛类21种,昆虫类60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等29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目前已达750只左右,它唯一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是我国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山保护区的“珍品”,是世界的“瑰宝”。 梵净山自古享有盛名,为黔境胜地。据铜仁府志记:“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群峰耸峙,分为九支,中涌一峰其千纫,……跻顶千里风光一览而尽,有拜佛台、香炉岩、棉絮岭、炼丹台、藏经岩、定心水、九龙池、万卷书、一天门,山下有九十九溪环绕纡折,不独为黔中之胜,概也宇内壮观也。”梵净山既有黄山之美,又有峨眉之秀,实为难得的旅游胜地。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科研、科技工作,并根据自身的实际,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研究项目,如中美梵净山环境监测、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月亮山林区科学考察等。独立主持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课题,如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调查、黔金丝猴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研究等,并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管护为基础、协调作保障”的管理方针,保护管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管理局通过制作保护区的图文、影视资料对外宣传保护区的情况。举办夏令营、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动植物标本,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利用宣传牌、标语、通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各县、乡(镇)建立了森林防火专业队和与义务消防队。保护区成立二十多年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并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评为87-89年度、90-92年度99—2001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2)社区参与 通过保护区不断地努力,已使周围各部门和区内外群众逐步认识到保护区的成立与其自身的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逐步体会到保护区的重要性,提高了自然保护意识,因此积极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中来。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级别:国家级 批准文件:国办发[2001]45号 管理机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地址:雷山县城内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东南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地理位置东径108°5′—108°24′,北纬26°15′—26°32′,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 保护区总面积为47300公顷,其中:核心区13357公顷,实验区33943公顷。区内有林地面积36071公顷,活立木总蓄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