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优秀课件
例1.(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 ) A. 6000m2 B. 60000m2 C. 600000m2 D. 6000000m2 知识要点: ①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河流流向就可以判断山脊山谷等地形,进而判断等高线值的大小; ②温差计算:(对流层)海拔上升100m,温度就下降0.6℃ 知识要点: ①估计两点的相对高度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中间间隔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为: (n-1)dH(n+1)d ②迎风坡背风坡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上,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知识要点:计算陡崖的高度 再见! 二、关于等高线的计算 例题: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P点的海拔范围是: Q点的海拔范围是: P点对Q点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90 80 70 P Q 90HP100 70HQ80 10H30 练习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①图中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风; ②Q对P点的相对高度H可以达到多少? ③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地区。 西北 40H60 西北 820 830 840 P N Q 30m 0 风向 H ① 例2:读上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H与I的温差为多少? 200mH’300m 城镇 299mh300m 河 流 I H与I的温差为1.2℃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其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d,则: 陡崖顶部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a≤ H顶 a+d 陡崖底部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b- d H底≤b 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 (n-1)d≤ H 相对(n+1)d 例1(1)图中山峰最高海拔H可能达到? (2)崖顶海拔的取值范围? (3)崖底高度的取值范围?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多少? [600m,650m) 699mH700m 100m≤H200m (450,500] 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B 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0 2千米 0 5千米 1:100000 1:500000 A B C D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B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判断坡度陡缓: 规 律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200 220 A 280 200 D 260 200 C 240 200 B 知识要点:坡度角计算公式及大小比较 tan坡度角=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坡度角大小的比较要注意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间隔等条件的异同,最好使用上公式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关注条件地遵循一些规律。 3、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1、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地区(汇水量大,“口小”利于建坝,节约投资)。 2、与地区规划结合: A、农业: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坡度25°的山地、丘陵适宜开发梯田。 B、工业: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C、交通业: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