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ATM-操作模式图解 接触模式:最常规操作,稳定、分辨率高。不适用与生物大分子、低弹性模量物质。 非接触模式:静电力或范德华力(长程作用力),分辨率低,应用较少。 轻敲模式:微悬臂在共振频率附近做受迫振动,间断地敲击并接触样品,对样品的破坏最小,适用于大分子和生物样品。 扫描隧道和原子力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导体的研究,而原于力电子显微镜不仅用于导体的研究,也可用于非导体的研究。在制造原理上,两者的基础是相同的。 两者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 扫描隧道和原子力电子显微镜 一般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为几十万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百万倍以上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可达几千万倍 ?? 用STM测量高定向热解石墨 应用举例 * 原子团簇 原子团簇的独特性质: 1)具有硕大的比表面积而呈现出表面或界面效应; 2)幻数效应; 例如在由纯金属原子组成的多面体团簇中,只有当原子数是“幻数系列”,即为2、8、20、28、50、82、126……时,结构才是稳定的,甚至在加热到液态时也不会被破坏。同样的“幻数系列”在元素周期律中早已为人所知,但其理论解释至今仍无定论。 * 原子团簇 原子团簇的独特性质: 3)“库伦爆炸” 是自然界中的一种与电荷相关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例如当一个金属球充电以后,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会导致系统的能量升高。当电荷量超过了临界值(瑞利不稳定极限)时,金属球会发生爆炸而分裂成几个小球,并以此来降低系统的库仑排斥能。 4)原子团逸出功的振荡行为等。 一维纳米材料 one dimensional nanometer materials 纳米丝或纳米棒 纳米管 同轴纳米电缆 定义:在两个维度上为纳米尺度的材料 横截面: 长度:几百纳米至几毫米 结构: 种类: nanobelt 纳米丝或纳米棒 纳米棒(nanorod):纵横比(长度与直径的比率)小,1?m 纳米丝(线、纤维):纵横比大,1?m Si纳米线、铁镍合金纳米线 SiC、Si3N4、GaN MgO、ZnO GaAs、InAs、InP、GaP 种类: (nanowire, nanowhisker,nanofiber) 二维纳米材料 石墨烯 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胶带成就诺贝尔奖” 1、发现之路 2004年,两位科学家通过使用胶带反复剥离石墨的方法在绝缘基底上获得了单层或少层的石墨烯并研究其电学性能,发现其具有特殊的电子特性以及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从而掀起了石墨烯应用研究的热潮。 1、发现之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形成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其厚度为0.335nm,碳原子规整的排列于蜂窝状点阵结构单元之中。电子显微镜下观测的石墨烯片,其碳原子间距仅0.142nm。 “二维结构”从想象到现实 1、发现之路 2、特性 因具有独特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结构,石墨烯集多种优异特性于一身,已远非石墨可比(1mm厚的石墨由3×106层石墨烯堆叠而成),如低密度(面密度仅为0.77mg/m2)、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导率、热导率、强度等。 “量变引起质变” 2、特性 提取石墨烯中的一个正六边形碳环作为结构单元,由于每个碳原子仅有1/3属于这个六边形,因此一个结构单元中的碳原子数为2。六边形的面积为0.052 nm2。由此可计算出石墨烯的面密度为0.77 mg/m2。 密度 超高比表面积 2630m2/g 普通活性炭 ~1500m2/g 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光学特性 2008年,Nair等人发现石墨烯在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极佳的光透射性。他们将悬浮的石墨烯薄膜覆盖在几十个μm量级的孔洞上,发现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可达97.7%,(吸收2.3%的可见光,反射0.1%的可见光(可以忽略)),高度透明,而且透光率随着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减少的趋势。 不同层数石墨烯的透射光谱 2、特性 结合其优异的导电性,石墨烯宏观薄膜是透明导电薄膜的首选材料,有望取代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锌(ZnO)等传统薄膜材料。 2、特性 石墨烯强度高,性能可与金刚石媲美。 实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25GPa和1.1TPa。 石墨烯的强度极限(即抗拉强度)为42N/m。 普通用钢的强度极限大多在1 200MPa以下,即低于1.2×109N/m2。如果钢具有同石墨烯一样的厚度(~0.34nm),则可推算出其二维强度极限约为0.40N/m。由此可知,理想石墨烯的强度约为普通钢的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