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之宋元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沈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词书和画 曹德兆 【题解】 见《漱玉词》。李清照在北宋灭亡之前,颇多饮酒、惜花之词,风格清俊、旷逸,反映其早年悠闲风雅之生活情调,此即其一。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体现女词人的高雅情趣。 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展现了生活中的一段翦影;有对白,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真是一篇奇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里的「疏」字,是疏狂之意,而不是一般的稀疏的意思。在这时节,花开得正好,偏偏风雨 ... ?????????????????????????????????? 每当夫妇离别之时,李清照总是写下一往情深的诗句相赠。婚后二年,赵明诚第一次奉旨出仕时,李清照在锦帕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剪梅》:“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词意画 【题解】 见《花庵词选》题为“别愁”。此词当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已(1101)。相传李清照结褵不久,其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此词以送之。(伊世珍《嫏嬛记》)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题解】 这是李清照一首吟叹离愁别绪的名作。应属于词人早期作品。 语言委婉含蓄,曲尽其妙。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前两句与下文的“任”遥应,只是“慵”的表现。第三句点出“慵”;1至5句皆写“慵”: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奁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日上帘钩,无心欣赏,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致其极也。易安写“慵”,意在写愁。   “慵”字是词眼,从易安的慵态中能感到她内心深处的愁情。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上句,易安恐暗袭之。 唐杜甫《落日》:“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下句,易安恐反用之,而翻出新境。 这两句仍写“慵”。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表达的是吞吐往复的复杂心情、情绪。后人常用之,“欲说还休”几成一种模式。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愁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天。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子春秋·谏上》:“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 发。晏子曰:‘君病酒乎?’”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公 子(引者按:此“公子”特指信陵君)自知再以毁 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 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登台。” 朱淑真《得家嫂书》:“非干病酒与悲秋。”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有“渭城”、“阳关”的字样,谱乐后常简称《渭城》或《渭城曲》、《阳关》或《阳关曲》。   《阳关》是唐宋时流传最广、传唱最久的送别曲,故人们常借《阳关》代指送别曲。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易安“千万遍阳关”中的“遍”就是“叠”的意思,“千万遍阳关”也可能化自义山诗句。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武陵人”有两个来源。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