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理解他人---归因.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理解他人---归因

* * * * * 有一个学生叫罗恩,他的期中考试很糟糕,我们来看看他的归因过程,罗恩知道自己为考试作了很充分的准备,而且以前一直也考得很不错,并且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这次考得很糟糕确实是一个意外,因此他可以做出最符合逻辑的归因:就是考试不公平,自己考得不好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但是老师知道有不少同学在这次测验中确实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因此,教授会认为并不是因为测验本身的问题,而是罗恩自己的问题,他的努力不够。 * * 一位精神病医生会见了几百个曾被强奸、绑架、侮辱的受害者,结果发现这些受害人在遭遇不幸后,他们的家人、亲友及其他人对其的责难往往多于同情。这些人责备受害者:“为什么与素不相识的人跳舞”、“为什么打扮的那么时髦”、“为什么带那么多钱在身上”……对此,社会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们有一种对任何人、事、物都有力图加以控制的思想和意识。为了加强和维护这种思想和意识,人们就倾向于对遭受不幸的人加以责备。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对降临的不幸承担责任,那么,也许就能以适当的行动来避免灾难和不幸了。 * 媒体的归因: Morris Peng, 1994, on Murder 3.3.4 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self-serving bias) 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自我服务归因的原因 尽可能的维护自尊,找出最有利的“因果关系” 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找借口” 与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 3.3.5 防卫归因 在归因过程中,我们会尽量做出使自己不受脆弱及难免一死等感受困扰的解释。 不切实际的乐观 一种防卫归因,认为好事比较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坏事则比较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喜欢从事很危险的“极限运动” 不切实际的乐观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期内感觉稍微好一些,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致命的归因错误 3.3.5 防卫归因 公平世界的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 一种防卫归因,即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坏事只会发生在坏人身上, 公平世界信念会造成一些可悲甚至悲剧性的后果 “责怪受害人” 小结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主要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 Jones与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归因中的偏差 观察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归因差别 利益不同引起的归因差别 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 防卫归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讲 理解他人---归因 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zhangdenghao@126.com 内容提要 什么是归因 主要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 Jones与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归因中的偏差 1.什么是归因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 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1.什么是归因 人类进行归因,是由探讨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动机推动的,也就是对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探寻往往是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就会停止,特别是符合社会规范、日常经验,人们就会停止归因,而与科学研究不同。 2.1 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虽然没有受到心理学的训练,但是仍能够理解他人的行动。基于这一点,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他发现,一般人总是把人类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类,一个是内部原因,就是把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于行为者自身。另一个是外部原因。 2.1 海德的归因理论 内部原因包括人的能力、努力、人格、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等 外部原因包括任务的难度、运气、他人的影响、环境等 海德认为,与外部归因相比,我们更偏好内部归因。 2.1 海德的归因理论 共变原则 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生病,其他时候却很健康,我们就会把生病和考试连在一起,把生病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2.1 海德的归因理论 排除原则 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