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体育运动讲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族体育运动讲解

六月年又叫“苦扎扎” 据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培聪坡坡》记载:哈尼族先民擅用树枝、棍棒、石块、竹箭等,作为武器获取猎物和抵抗外部势力的侵袭,久而久之,形成了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打秋千、摔跤、赛球等,摔跤和赛球等项目,其中以打秋千独具有本民族固有的特色。 哈尼族 民族简介 民族历史 民族节日 民族运动 哈尼族 哈尼族 简介 哈尼族,现有人口125.3万。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区以及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以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以刻木结绳记事,1975年始创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哈尼族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半山腰,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聚居而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形成的楼房,楼房分三层,下层圈牲畜,中层住人囤粮,上层堆放瓜菜杂物。 哈尼族 哈尼族 历史 文化 哈尼族文学丰富多彩,民间口头文学内容广泛,体裁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谜语和谚语等。 红河两岸土著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著,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 哈尼族 节日 六月年 吃新谷 十月年 姑娘节 敬老节 里玛主节 捉蚂蚱节 吃新米节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苦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苦扎扎”。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 哈尼族 传统体育 哈尼族秋千: 哈尼族的秋千分为荡秋、磨秋和转秋三种,荡秋绳是牛皮条结扎或用藤条扭扎而成,可单人荡,也可双人荡。磨秋是横架在一条竖木顶端的长杆,杆的两端可上下升降,又能循环旋转,两端坐骑人数相等,一边坐骑的人用脚猛力蹬地使磨秋腾空而起,对方下降双脚落地,又蹬地腾空而起,秋杆便不断地起落飞旋。民俗村哈尼寨的秋千是转秋,形状象巨型纺车,安在轴心上的四对飞叶之间的横木上架设着四个小荡秋,每个荡秋乘坐一人,随着轴心和飞叶的旋转而旋转。 摔跤:哈尼族普遍喜爱摔跤运动,民间自发的摔跤活动很多,而且参与面很广,有些村寨在过“苦扎扎”节时也组织摔跤娱乐。云南省西山七县年年定期举办摔跤比赛,所以摔跤手很多,水平也高。 抵肩:哈尼 族抵肩比赛的办法是按体力自愿选择对手,双方 认可后即可卷起袖子,挽起裤腿开始比赛。比赛时双方手脚声支撑地面,肩对肩互相角力,被抵出圈定的范围,或抵倒者为输,自动退场,接着另一名挑战者上场直到再没有人挑战,才算最后胜利。 泥巴架:打泥巴架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分村寨对打。人们事先备好土块、泥巴,划定距离,定出界线,由参赛的长老任公证人。每当开展这项活动,常常是各村寨倾寨出动参与。地点在两村寨之间的河边和山坡,将对方赶跑者为胜。 爬树:比赛前,人们选定几棵笔直的树,修枝打磨光滑,紧紧将树围住,依次轮流上树,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规定的高度者为胜。有的哈尼寨。则是几个人一起上,争先恐后,手先触到规定的高度者为胜。   鸡毛球:鸡毛球用各色布包上糠末后扎紧,有拳头般大小,再插上二三十根大公鸡的羽毛。然后在一块旱地上划一条线或拉一条绳子为界,双方人数不限。双方用单手把鸡毛球抛向对方,随球的起落,前后左右来回接球,扣杀。人员不得越界。如果球碰到了某人和耳朵,所有参赛者一片欢呼,同时跑过去一拥而上,揉他的耳朵。被揉耳朵者往往撒腿就跑,人们紧追不放,一直到被捉住,所有人都揉到耳朵为止。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