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第五讲题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年5月) 法意矛盾(突尼斯、教皇领地矛盾) 1880年意大利主动要求加入德奥同盟 主要内容七条 三国同盟是德奥同盟的扩大,构成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新的一环 奥塞同盟(1881)→针对俄国 奥德罗同盟(1883)→针对俄国 4、保加利亚危机(1885-1886) 大保加利亚问题是柏林会议上讨论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保加利亚危机 危机期间的俄、奥、英矛盾 危机表明:在三皇同盟框架中的俄奥关系已经走到尽头。1887年到期后未再续订。 5、德法战争危机(1886-1887) “布朗热运动”(1886) 重提阿尔萨斯—洛林问题 加强陆军 俾斯麦再次拉响战争警报(1887) 德奥意三国同盟续约,增加了德意之间相互军事援助的内容 6、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1887年2月,英、奥、意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维护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矛头主要针对法国,也有反俄的性质。 1887年6月,“再保险条约”。德俄之间的协定,俾斯麦明显支持俄罗斯向巴尔干和海峡方面发展,以图保持俄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 1887年12月,英、奥、意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三国共同维持近东的现状,保护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许给俄国的好处又假英奥意之手拿了回来。 1887年美国政治漫画上的俾斯麦 俾斯麦在跷跷板上玩弄着欧洲政治,一台大炮就横在前面 四、一个外交时代的小结 俾斯麦(1815-1898)的外交和新生的德国 所著《思考与回忆》并非信史,但却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来源(怀特) 俾斯麦主要从事政治实践,提倡“国家利己主义”,均势政策的实践者 普法战争之后,苦心经营以柏林为中心,孤立法国的俾斯麦同盟体系 全局考虑:不得罪英国; 拉住俄国、奥匈帝国; 彻底孤立法国 影响外交的因素 国际格局(国际结构) 国内政治 社会舆论 国家领导人及外交人员的素质、气质与政治倾向 国际社会中新的因素(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以及观念) 地区冲突与大国协调 同盟、同盟的管理与同盟困境 思考题 德国的兴起对欧洲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俾斯麦的欧洲战略是什么?他是关心维持均势还是破坏均势? 简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东方问题”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同盟体系的特点。 1、维也纳体系下的意大利 2、意大利复兴三杰 意大利复兴三杰: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尔 马志尼与加里波第 乔贝蒂 加富尔 3、拿破仑三世对加富尔的支持和出卖 路易 拿破仑的立场 幻灯片 47 1859年的法萨奥战争:拿破仑三世出卖萨丁 1860年,《都灵条约》(尼斯和萨伏伊交换合并意中北部) 出兵西西里意国统一! 五、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复兴三杰: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尔 马志尼(Mazzini) 加里波第(Garibaldi) 加富尔(Cavour) “1852年,采纳民族主义之路易-拿破仑称帝于法,为欧洲政治活动之中心人物,民族主义得所凭依,代正统主义以成欧洲政治之支配的势力。奥国与匈牙利之合组为政合国,意大利之统一,德意志之统一,是为民族主义之实现。” --周鲠生,[近代欧洲外交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4、意大利统一的含义 维也纳和会后欧洲领土的巨大变更,中部又崛起了一个次强。 奥地利的灾难开始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受到了鼓舞。 法国没有左右意大利半岛的局势,反倒被加富尔牵着鼻子走了。英国乐见路易拿破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1850年为界,之前的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有左派色彩的,经常与自由主义结盟的,而之后的民族主义的主流则主要表现为保守色彩,经常与国家权力相联系。 第五讲 德国统一、“东方问题”与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 普法战争与德国的统一 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 一个外交时代的小结 普法战争与德国的统一 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 一个外交时代的小结 一、普法战争与德国的统一 1、统一的若干背景 1861年意大利的统一给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德意志北方诸侯以很大影响。同年,在普鲁士,威廉一世即位。次年,俾斯麦被起用担任宰相。 普鲁士要统一德国,把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诸侯收归麾下。挑战之一是经济纽带(已通过关税联盟大大加强);挑战之二是政治统一(诸侯中有独立的、亲奥的、亲法的);三是大国的态度(英、俄、奥、法) 战争之前的俾斯麦外交 俄罗斯(波兰) 法国(比利时等)意大利(威尼西亚) 俾斯麦(Bismarck,1815-1898) 1859年出任驻俄公使,1862年出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首相,后兼外相。 “当代的重大问题(维也纳条约规定的普鲁士边界)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我常常不得不在埋伏处守候多时,忍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