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要点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拼一拼,读一读。 (mú yàng)模样 (mó xíng)?模型 (dānxīn)担心 一担(?dàn)水 (yuè qǔ)乐曲 (kuài lè)快乐 (sì hū)似乎 (shì de)似的 (rǎo luàn)扰乱 立即(lì jí) 写一写 困扰 边陲 奇迹 探寻 昔日 传递 描画 白痴 懊恼 诅咒(zǔ zhòu) 面庞(páng)声望 珍藏 遥远 沮丧 渺茫 羞愧 割舍 慈祥 不介意 焕然一新 翩翩起舞 欢声笑语 难以置信 眼花缭乱 背一背 A天B地: 昏天黑地、顶天立地、翻天覆地、哭天喊地、感天动地、 呼天唤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 、昏天暗地、惊天动地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莺歌燕舞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枯木逢春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阳春三月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万紫千红 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 宁死不屈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不耻下问 发愤图强 一视同仁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舍己为人 风沙逼近北京城。 “逼近”就是“慢慢靠近”,或者“已靠得很近”“即将靠近”的意思。 近义词: 模仿——效仿 侮辱——羞辱 历程——过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学校”,“开展活动”,?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 例如:“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北京市的)学校;(黄冈市的)学校;(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积极)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学雷锋评比)活动……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