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Chapter 5 Modern Trade Theory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背景) 二战后贸易新特点: “两同”:同类产品的贸易量增大; 同经济水平国家之间贸易增大。 “一快”:产业领先地位转移速度加快。 一、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与传统贸易理论发生分歧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是贸易的根源,贸易发生在不同的产品之间。 四、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产品同类不同质。即产品特性有差异; 南北半球季节有差异; 国土面积辽阔,运输节约费用和时间; ★重要原因: 国际分工深入到制造业内部,出现水平分工的结果;(分工三阶段) 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的国际贸易理论 倾销 倾销(dumping):厂商对其出口产品制定一个比在国内市场低的价格的行为。 倾销给企业带来收益,经济学家用此解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出口动力和贸易原因。 倾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不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分割 (不同市场需求曲线弹性不同) 五、垄断竞争模型 从前面得知当PAC时,厂商获垄断利润,但垄断利润很难维持,完全垄断现实中很罕见→寡头垄断→垄断竞争 两个关键性假设: 1、差异产品; 2、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 ●模型的假设 数家厂商n组成一个行业,生产差异产品。 一般而言:若S↑,P’ ↑,则Q↑;   反之若n↑,P↑,则Q↓ 六、垄断竞争和贸易 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的思想成为垄断竞争模型在贸易中运用的基础。n、Q、SA 垄断竞争模型可说明贸易是如何解决各国所面临的规模与种类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S n 一个更大的市场如何导致P↓和n↑ 1、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 在垄断竞争行业中n和它们的定价P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市场规模大即S大,n大,Q大,而消费者能以较低P买到商品。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 与国际贸易 模式的变动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解释了二战后贸易“两同”的特点 什么理论来解释“一快”的特点? 第四节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从需求的角度看贸易的可能性 瑞典经济学家S.B.Linder 1961年出版《论贸易和转变》提出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或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Linder认为要素禀赋论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而工业制成品贸易需从需求方面去研究。 1、决定需求的因素 实际需求-地理气候环境不同而致 喜爱偏好-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不同 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4、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推动的行业内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为何重要,体现在:一是行业内贸易让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比从比较优势中获取的更多;二是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行业间贸易要小得多 昭蕊疮竿沽银店牵摊节岂杂破谆然啪铬迈机澡卉坡文斑触歧拌僻颧衡饿样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Time-传统贸易理论动态化扩展 Technology-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特别是技术的时间差异 辱邹春墙苫喻坡岸桌汽溉隶豆穷看晓耀赞腑斋素崇远铡演辛惕食进酿髓郧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y Gap Theory)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新技术贸易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 (M.U.Posner)1961年提出,经格鲁伯(W.Gruber) 等人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而不是Posner,Richard?Allen ????美国法律经济学家。1939?年1月生) 该理论认为:各国技术发展情况不一致,就可能产生技术垄断。 (暂时的技术垄断靠专利和版权等法律制度保障)技术革新领先 的国家就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生产成本 大小无关)。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 流程时,由于其它国家尚未掌握这项技术,因而就产生了国际间 的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的 扩散,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使国际间的技术差距 逐步缩小,直至消失。 (例如美国日本之间的电子管、晶体管、 印刷电路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竞争) 皿彩谅梆捞慧洁爹阶足朗华落技醛流枢海段葡牲崭茫疫献莫习唉曲揍变估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创新国生产和出口 T(时间) 需求时滞

文档评论(0)

yan666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