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元代散曲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散曲,也称北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入乐歌唱的新诗体。散曲的名称,是相对于剧曲(即杂剧)而言的。剧曲有曲词、有宾白、有科介,是专在舞台演出的;而散曲则没有宾白科介,是用以清唱的。 和词一样,散曲来自民间的合乐歌唱的长短句。少数民族的乐曲与汉族北方地区慷慨粗犷的民间歌曲相结合,产生了散曲这种新的诗歌形式。 散曲最主要的体制是小令和套数。小令也叫“叶儿”,是单支的曲子,很象一首单调的词。但词的小令单指58字以内的短调,而散曲的小令不限字数。小令有不同的曲调,如[山坡羊][水仙子][落梅风]等,各调的句式和字数不尽相同。 小令还包括“带过曲”。它是由同一宫调中的两三支曲调组成,如[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沿自诸宫调,是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支曲联缀而成的组曲。曲调联缀要按一定的顺序和格式,一般都有“尾声”,并要求一韵到底。套数可长可短,短套可以短到只有两支曲子,如[仙吕][赏花时]加上[尾];长套可以长到联用30多支曲调,如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据元代文学家周德清(1277-1365)《中原音韵》统计,北曲共12宫调335个曲调。 周德清 第一,词必须严格按照词谱格式填写,散曲则可以在正格之外增加衬字。所谓“衬字”,就是在曲调规定的字数之外自由添加的字。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黄钟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第二,词的押韵要分平仄声,不能通押,但有时可以换韵。散曲则是按照当时北方实际的语音押韵,平、上、去三声通押,如[天净沙]《秋思》中,“鸦”、“家”、“涯”三字是平声韵,“马”是上声韵,“下”是去声韵,平、上、去和谐地通押在一起。同时,散曲的用韵较密,几乎每句都押韵,而且要求一韵到底。 [天净沙]《秋思》: 据隋树森(1906—1989)辑录的《全元散曲》所载,元代有散曲作家二百多人,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内容多是看破红尘、否定历史、轻视功名利禄、厌恶官场黑暗,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主张消极避世、及时行乐,格调消极、悲观、虚无。少数作品接触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人民性。此外,一些写景咏物的小令,清丽生动,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二、元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散曲的发展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金末到元成宗大德年间,活动中心在大都(北京),后期从大德年间到元末,活动中心南移至临安(杭州)。前期名家多,风格质朴本色,语言通俗泼辣,主要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卢挚、白朴、贯云石等,代表作家马致远;后期作家注重雕琢,讲求含蓄,风格趋向典雅工丽,主要作家有张可久、睢景臣、乔吉等,代表作家张可久。同词一样,散曲的发展基本上走了一条由俗而雅而衰的老路。 (一)关汉卿 关汉卿现存小令57首,套数14套。内容以写男女恋情为多,风格本色自然,如[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这首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着眼于眷恋和凄婉的情怀。语言平易,景情合谐,感情真挚动人。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泼辣的语言,集中而又夸张地刻画了“浪子”的形象,体现了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神,任性所为的个体生命意识,以及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 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曲中一系列短促有力的排句,节奏铿锵,夸张泼辣,具有精神抖擞、斩钉截铁的意味。全曲把衬字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这种浪漫不羁的表现形式,恰能表达浪漫不羁的内容,以及风流浪子无所顾忌的品性。《太和正音谱》说:“关汉卿词,如琼筵醉客。” [双调·沉醉东风]《送别》: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首曲子以深情的叮咛和殷切的期望写饯行时的离别之苦,对妇女心理的把握颇为准确。 (二)马致远 马致远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他的散曲比杂剧更有名,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隋树森的《全元散曲》共收他小令115首,套曲16套,辑为《东篱乐府》一卷。明人王骥德将他比作曲中杜甫,近人也将他比作唐诗中的李白、宋词中的苏轼,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为“群英之上”。 马致远散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主要内容:一是吊古叹世之作,借古讽今,品评历史人物,抨击仕途官场。二是表现隐居生活和恬适情趣之作。三是描写男女恋情之作。四是描写自然景物和羁旅幽怀之作,作品中既有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呼声,也宣扬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