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数字文化与汉英翻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第一节 汉字中数字和汉语文化 汉语里的数字习语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汉语这种语言的音形特点,而且还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对不同数字的感知取向 一个民族往往会对某些数字异常崇尚,认为她们神圣、吉利,而对另一些数字则惟恐鼻之不及,认为它们不吉利。 “神秘数字” “一” 从文学的角度看,“一”既代表天,如“雨”上的“一”, 雨是从天而降的水;又可代表地,如“立”下的“一”。因此,“一”是天和地的化身,顶天立地。 “数始于一” 一,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老子的《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 一本万利 一饱眼福 一针见血 一帆风顺 一触即发 一尘不染 一见钟情 一心一意 一言九鼎 我国古代阴阳交合以生万物的辩证宇宙观是一种二元哲学观。 双数在汉语中就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好事成双” “双喜临门” 作为文字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对仗、对称,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 崇尚偶数、以偶为美、以双为吉的审美传统 偶数与吉利 “两”和“双”则多数时候多与吉利美好联系在一起 两全其美 两相情愿 才貌双全 双喜临门 名利双收 智勇双全 举世无双 比翼双飞 “三” 含有生发、吉祥之义,是尊贵而成功的数字。 许慎(1963:9)《说文解字》解释“三” 曰 “三,天地人之道也”。 汉民族将整个宇宙宏观地划分为天、地、人,认为宇宙乾坤是由“三维”构成的。 “三” 军有三军,祭祀有三牲,礼教有三纲 三辰 日 月 星 将前生、今生、来生称为三生 将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称为三纲 将父、子、孙称为三族 “三” 由于“三”可表示“完美”之义,它和下文中要探讨的“九”就成为汉语中特有的可用于表示“满数”的这种非常规满数概念。 三星高照 三足鼎立 连中三元 三思而行 三顾茅庐 三伏九寒 “四” “四极” 并非纯粹指东西南北,而是泛指整个辽阔无边的宇宙。 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组成宇宙, 点、线、面、体构成几何学,春、夏、秋、冬构成一年,因而“四”是宇宙的灵魂。 “四”在古人的世界观中是一个整体且完整的概念,象征周全、平稳、安定、昌盛,如: “四海升平” “治国四术” 世事动乱则是“烽烟四起” “危机四伏” 以“四”和四的倍数“八”组合的习语多表示全面、完美、圆满、通达之意 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 “四”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4”现在则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 五 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民” 青、赤、黄、白、黑曰五色或五彩,如:五色相宜 五彩缤纷 群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关系称为“五常” 仁 义 礼 智 信 五行 五味俱全 五脏六腑:心肺肝肾脾、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 六合:天地和东南西北 六合之内 六亲不认 六亲不和 六神:心、肺、肝、肾、脾、胆 六神无主 六神不安 六畜不安 六六大顺 “七” 在古代,对数字“七”的崇拜,可能源于月亮周期,月初,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以七日为周期,而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数字“七”有多着关联。 “七”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光有“七谱”:赤、橙、黄、绿、青、蓝、紫 音谱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降1) 、变商(降2)(12356) 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 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 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由此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统计全套课件.pptx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x VIP
- 海外代理协议合同协议.docx VIP
-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简述10KV 高压配电柜安装.doc VIP
-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RB∕T 174-202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专业要求.pdf
- CP-717安装指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