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专用课件
* 复习提问:本单元我们刚学过的两个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们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展 (15-16世纪) (16-18世纪) 什么是工业革命?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课 标 要 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8C中期-19C上半期) 最大成就 交通运输 采矿业 冶金业 棉纺织业 发明创造 发明家 行业 约翰·凯伊 飞梭(引起连锁反应) 达比父子 焦煤炼铁法 托马斯·纽可门 蒸汽抽水机 汉弗莱·戴维 安全灯 约翰·麦克亚当 碎石路 瓦特 “万能蒸汽机” (蒸汽时代) 铁路、火车(铁路时代) 乔治·史蒂芬孙 富尔敦 汽船 见证史实: 电力 钢铁 化学 交通 发明 发明家 行业 戴姆勒 狄塞尔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李比希 柏琴 雷佩 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德国 西门-马丁炼钢法 奥斯特、法拉第(理论)、韦纳·西门子 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经济思想 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起始的行业 发生时间地点 科技含量 发明者 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比较出真知: 凯恩斯主义出现 (国家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盛行 经济思想 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出现 工厂取代工场 中小企业 经济结构 生产组织 重工业 纺织业等轻工业 起始的行业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c下) 首先在英国发生 18c中-19c上 发生时间地点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经验主义 科技含量 科学家、工程师(德) 工匠技师(英) 发明者 电力 蒸汽 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需要以下条件:资金、技术、原料、市场、劳动力,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同样需要这些条件,并且这些条件是很充分的。 史料感知: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非常发达,手工业工场主要依靠分工来提高效率。精细的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每一种工具都有特定的性能和用途,为以后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 材料二:教材第一段小字。 (1)前提: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社会稳定。 (2)技术: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分工不断扩大,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当时英国实行保护专利、鼓励创造发明的制度。加之,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 材料三: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日不落”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占有广阔的殖民地。海外殖民活动不仅为英国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原料,也为它的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材料四: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又得以公开的、大规模的进行。到18世纪中期,自耕农阶级已不存在。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游民。 (3)资金: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 (4)原料市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同时,本国煤铁资源丰富。 (5)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材料五: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它开辟了一个最广阔的市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即便英国工场全天24小时开工,也满足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需要。于是,一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革命的发生也就成了必然。 材料六:“需要是发明之母”,需要是我们主动做任何事情的最直接的动力。 (6)直接原因:市场的需要不断扩大。 1796年 1830年 煤产量 1700年 1840年 1740年 1850年 生铁产量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棉布产量 材料一: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19世纪英国棉布、煤、生铁产量对比图 生活感悟: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