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1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一.历史文献的分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献分类 郑樵在《通志·校雠略》中指出: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二)六分法的形成 1 .《七略》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曾组织人力对国家藏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诏学有专长的“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所校之书均由刘向顺其篇章,撰写叙录,呈奏皇帝,并将这些叙录汇编成《别录》20卷。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撮其指要”编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一书为著录单位的系统藏书目录《七略》七卷。 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第一部正式图书分类法是刘歆的《七略》。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刘歆是用六分法部类群书的。 其著录层次是,略下有种,种下有家,家下列书名。条列如下: 辑略(总最);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 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诗赋略(屈原等赋、陆贾等赋、孙卿 等赋、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 巧); 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 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其分类方法是:依据学术性质区分,同类书籍以时代先后为序次。凡书不成一类者,附入性质相近之类;学术性质相同者,依派别或体裁的歧异分类。又一书可入二类者,著明互见;有单篇可入他类者,则裁编别出,书之叙录则摘录附见。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2 .《汉书》 东汉班固据刘歆《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撰《汉书·艺文志》,开在史书中详志艺文的先河。 它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改编: 首先,是对《七略》的整个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 从形式上取消了《辑略》的文字,把它们散置在每“种”、每“略”之后,使图书著录与其有关说明文字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便于读者对图书的认识和了解。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其次,就是审其分类。 班固对《七略》所著录的典籍逐一进行审核,并用“出”、“入”、“省”等调整了一些典籍的分类。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所谓“出”就是移出,表示这部书不应分在此类。 所谓“入”即增入,表明这部书应分入此类。 所谓“省”表示重复或其他原因,从《七略》中予以删除。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三)四分法的崛起 1.《中经新簿》 西晋武帝时的秘书监察荀勖根据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国家藏书目录《中经》,编成《中经新簿》,分所收图书为甲、乙、丙、丁四部著录,标志目录分类从六分法向四分法的转变。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 家、术数);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它的最大特点是改变《汉志》的史书依附于《六艺略》的《春秋》类,而独立成为一部。 但它还没有提要或解题。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2 .《晋元帝四部书目》 东晋著作郎李充在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时,更换了乙、丙次序,以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诗赋。 奠定四部之先后次序,但尚无名称,直到唐修《隋书·经籍志》时,才改定为经、史、子、集四部。 第五讲 历史文献的目录 3 .《隋书·经籍志》 《隋书·经籍志》唐代魏征等撰修,计著录存书3127部,36708卷;佚书1064部,12759卷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