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13苏州园林 命制人:孟亚 审校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使用时间:2015年10月24号(约3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理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一、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作者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借助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作参考,亲手写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不知何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的编辑部知道了,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作者就以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几句话,“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也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hè( ) 轩xiè( ) 相间( ) 对称(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   ②自出心裁: ③标本: ④败笔: 活动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思考: 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活动三:小组讨论 (一)走近园林 学生朗读课文后,思考: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 活动四:检测反馈 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 (鉴别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完美 美好)的图画。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靠 依傍 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活动五:小结反思 这节课,我的收获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活动一:温故知新 温馨提示:自主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时间约5分钟。 活动二:小组讨论 (二)欣赏园林 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堆叠:    池沼的布置:    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第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活动三、质疑拓展 (三)探究园林 7.(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情怎样? 活动四、检测反馈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5)“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6)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7)“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8)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