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实习论文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论文题目: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 任课教师:许月卿 班 级:土资121班 学 号:1203070105 姓 名:高杉 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报告土资121班 高杉 12030701052015年4月3日,我们跟随着老师来到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通过课堂上对城市规划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从书本上学习了简单的城市规划的原理。但是通过来到展览馆参观实习,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更系统的总结介绍中,全方面的了解的北京城市的发展变化。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本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北京市的起源、发展过程、城市结构和布局特征,以及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下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另外还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一、北京市的起源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录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元代的城市建设结合了《周礼·考工记》,又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最具有特色之处就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另一创举是在城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程的报时机构。全城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明清时期的故宫是经过发展之后已经逐渐完善充实的都城。故宫呈凸字形,三套城墙而皇家在内城的对角线正中,体现了封建阶级的对立和皇家统治的权威。天地日月坛分列与故宫的东西南北方象征春夏秋冬,也是左祖右社的体现。故宫的在色彩运用上多是红绿黑黄,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五行思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故宫是一个极为规整的建筑,处处体现着道理与传统,也处处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见解,是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二、中轴线——北京发展的指南针 2.1南北中轴线北京城市在古代的建设中最具有特色和成就的就是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北京比较明确的中轴线起于金代,一条御道贯穿外城的丰宜门、皇城的宣阳门和宫城的应天门。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中轴线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一方面也为城市建立了一个中心,之后整个城市围绕其发展,形成了以中轴线为中心,左为太庙,又为社稷坛,前为朝廷,后为市场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格局。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神武门,越过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轴线上又陆续扩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今天,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著名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分列其左右,象征天圆地方,是目前北京的一大文化景点 。2.2东西中轴线 北京市的东西向的中轴线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著名的长安街。长安街修建于明代,是兴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内外城时最主要的道路。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它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600年的历史。东西向中轴线即指的是从东单到西单的部分,现在为了城市的规划已经将此条中轴线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现在的北京市横向的宽阔道路。这两条中轴线自古至今一直起着将北京城的发展固定在严格的方格状模式中,一横一竖就是北京市的坐标,横贯东西竖指南北,是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灵魂。近现代以来,城市规划发展日新月异,充满了更多的个性化和现代化,但厚重的北京在两条中轴线的架持之下,仍井井有条的散发着勃勃生机。三、四合院——北京特色建筑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在我看来,四合院是最具有北京特色的建筑之一,它是古代人们对于建筑学、风水学、习俗文化、等级制度、皇家规定等诸多文化特色结合于一体的、积淀了历史文化的建筑。这种民居有正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