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与临床系列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43) 顺应自愈与对抗疾病 □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近日学兄刘观涛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深思:“我们常说,西医是对抗疗法,中医是顺势疗法。但是,中医虽然讲顺势疗法、讲求给邪出路,但有时候也讲求直折其热、截断扭转。所以,对于中医而言,虽然讲求先礼后兵、恩威并济,但有时也和西医一样进行直接对抗。正如两国交争,能通过外交、经济手段解决的,先和平解决。迫不得已的时候,也直接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对抗的是病,而顺应的是人对于病做出的努力,中医西医都应该是如此。 ????促我深思的还有学兄张苍讲的一个病例:小儿出疹,发热咳嗽,夜卧谵语,学兄以伤寒法考虑,以小柴胡汤为底方加减,吃两剂,效果不明显,诸症仍然。一老医素以中医儿科擅长,没有用清散,而是直接用寒凉,两剂诸症愈,小儿自谓吃了这个药很舒服,身上不烫了,也想吃饭了。方实录如下:白茅根10克,枇杷叶10克,银柴胡10克,寒水石10克,白芷10克,葛根15克,天竺黄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元参10克,紫草10克,青黛3克。听到这则病例时,我脑海中出现一句话:中医有时候也是治病的,不仅只是治人。具体临证,需要看什么是主要矛盾。 ????近来在理法的思考上,我有了一个思考:就是把中医治病提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高度去对待。比如适度的发热是人体对于身体问题的所做的努力,应该顺应;但是当体温到了很高,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会造成急性损伤的时候呢?它就是病,需要截断、扭转。比如一个牙齿裂了,诱发了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疼痛,这个炎症、疼痛是在提醒我们身体出现问题,但是仅仅止于提醒,对于裂了的牙这个主要矛盾是没有治疗价值的,要治疗的是病,是拔去裂了的牙齿,而不是针对全身的机体调节。 ????严谨表述如下:身体当时的状态=身体的问题+身体解决问题的努力。治疗大概来讲是要解决身体的状态,但是医生需要明白,身体的状态应该分解对待。对于“身体解决问题的努力”,不能打击,要鼓励和顺应;而对于“身体的问题”,当身体解决问题的努力只是“徒劳无益”的时候,当“身体的问题”很急,“身体解决问题的努力”还没有来得及启动的时候,用药物迅速解决“身体的问题”是必须的,这种时候,贻误治疗时机就是犯罪。 ????治疗可以治因,也可以治果;可以治急,也需要治缓;可以治本,也应该治标……这都是理法层面的内容,如果只是关注方药,是不可能涉及这个层面的。真正的临床学者,应该是从两头起步的,既注重理法,也重视方药,从“理法”和“方药”两头出发,渐渐地向中间靠拢,等理法方药贯通了,便成了一个成熟的临床家。道借术乃行,术得道可远。 ????《内经》讲:“治病必求于本”,也有“急者先治”的思想。临床上是否可以理解为:1.先保命,后治病;2.先判断,后出兵;3.先重视人体自身的解决问题的努力,尽量让身体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发现人体肯定无力解决,相持下去只能白白地消耗,不如先帮助人体解决一部分问题,留下少部分让人体自己锻炼去。《内经》讲的“……十去其六……十去其七……十去其八……十去其九……”就应该有锻炼人体自身能力的意思吧。但是该用“大毒……常毒……小毒治病”的时候,还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 ????《伤寒论》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笔者试着分解:太阳是人体的边境防御体系,如果边防受到干扰,即是“病”了。这时候,人体内部的系统还没有大的问题,身体会迅速组织起力量支援边防,于是气血旺盛于边防而现“脉浮”和“发热”,这是应该鼓励的。但是边防系统采取的手段并不是完全恰当的,关闭城门是防卫,但支援部队都挤到边防,反而导致边防的秩序发生短时间的混乱,显示出“水泄不通”、阳气不用的状态——“恶寒”和太阳所属部位的“痛”。这时候,想开门,也不容易。麻黄汤到了,用麻黄开腠理,杏仁让边防临时指挥系统有所节制、不要开过了,要开得顺应身体防御的节奏,桂枝、甘草疏通后方补给的道路,既解决了人体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锻炼了人体的自身能力。一般情况下,对抗和顺应是不可能分得很清楚的。 ????对于医者而言,寒和热,虚和实,攻和补,阴阳分辨的层次,太需要精致的思想和恰当的拿捏了,太需要基本功的修炼和临阵的抉择了,真正的中医应该是随时地权衡,谨慎地布局和对于“度”的拿捏和斟酌。在顺应和对抗的权衡和斟酌中,成就了中医的艺术。 ????有没有纯粹的对抗,而和顺应无关的呢?应该说有。比如前文讲的牙裂引起的疼痛,治疗就应该是对病对症的,不涉及人的问题,只是局部问题。再说烧伤初期,人体自然会努力地输送气血来修复的,但是我们的治疗会顾及人体的努力吗?不会!一定是坚决地局部对抗,争分夺秒,要做的只是不伤及整体的气血。但是后期呢?如果不重视人体的整体调节,顺应人体的自愈修复行为,烧伤的创面会很好地愈合吗?也就是说,单纯的对抗,只存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