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 者: 学 号:
系 部: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
题 目: 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09年 6月 南 京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桥梁设计总说明 2
1.1 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 2
1.2 技术指标 2
1.3 主要材料 2
1.4 设计要点 3
1.5 施工步骤 3
1.6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3
第二章 桥梁方案设计比选说明 6
第三章 截面设计 7
3.1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段 7
3.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7
第四章 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11
4.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1
4.1.1 永久作用集度 11
4.1.2 永久作用效应 12
4.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13
4.2.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3
4.2.2 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3
4.2.3 车道荷载的取值 20
4.2.4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20
4.3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2
4.4 桥梁博士软件进行内力验算 23
4.4.1 建模 23
4.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验算 23
4.4.3 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比较 32
第五章 预应力钢束数量估算及其布置 33
5.1 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33
5.2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34
第六章 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41
6.1 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41
6.2 截面静距计算 44
6.2 截面几何特性汇总表 46
第七章 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48
7.1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48
7.2 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9
7.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1
7.4 由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5
7.5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6
7.6 成桥后各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 60
7.7 预应力损失汇总及预加力计算 63
第八章 主梁界面承载力与应力计算 68
8.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68
8.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性验算 74
8.3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76
8.4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79
第九章 主梁变形验算 81
9.1 计算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81
9.2 结构刚度验算 81
9.3 预拱度的设置 81
第十章 横隔梁的计算 82
10.1 横隔梁上的可变作用计算(G-M法) 82
10.2 横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84
10.3 横梁剪力效应计算及配筋设计 85
第十一章 行车道板的计算 88
11.1 悬臂板(边梁)荷载效应计算 88
11.2 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89
11.3 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92
第十二章 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95
12.1 局部承压区的截面尺寸验算 95
12.2 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96
第十三章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说明 97
13.1 设计资料 97
13.2 桥墩台尺寸 97
13.3 下部结构内力计算注意点 99
13.4 下部结构配筋要求 99
13.4.1 盖梁配筋注意事项 100
13.4.2 桩长及桩筋设计注意事项 100
13.4.3 桥台配筋注意事项 102
第十四章 结论 104
参考文献 105
致 谢 106
前 言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亦突飞猛进。在理论研究、设计施工技术及材料研究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桥梁结构形式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活力。而简支梁式桥是工程上运用最为广泛的桥梁,其结构传力途径十分明确,设计计算理论已趋于完善。
本设计所采用的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要依据2004年10月颁布的《公路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编写的。《公预规》是按《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的规定采用了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较旧《公预规》(JTJ 023—85)在设计理论上有重要改进。同时,在内力组合、材料取值、结构耐久性设计以及有关计算方法、计算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本设计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述了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及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等构件的计算分析方法及要点,并给出了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及技术解决方案.pdf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生成式AI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教学决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pdf VIP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2章 选: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pptx VIP
- 2025年中国食品级碳酸氢钠数据监测报告.docx
-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教授——程林同志事迹材料— .doc VIP
- 高中物理竞赛-话题5:多质点在动态多边形顶点的相遇问题和多解问题.doc VIP
- 《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