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粤教版本语文选修第15课道士塔课件2
制作:浙江省丽水中学 潘大伟 制作:浙江省丽水中学 潘大伟 道 士 塔 余秋雨 1、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进而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深层含义 。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及其表达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协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 背景知识介绍 敦煌 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第十六窟甬道北壁发现藏经洞。内藏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一部分石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粘胶盗走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 而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王道士即王圆箓,原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到莫高窟当了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当时情形是,王道士对敦煌的一切毫不珍惜。庚子年(1900)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的清晨,他发现了藏经洞!但他对藏经洞中的宝物的价值一无所知。随意拣来送人。后来外国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盗走了其中的大量宝物。 作者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形文的。 检查预习: 1、本文共四部分,请同学们试着为每部分添加一个恰切的小标题,要求简洁切题。 (可摘录原文中的句子,可自行设计) 参考示例一(摘录原文): 第一部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第二部分:一片惨白 第三部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 第四部分:敦煌在中国 参考示例二: 第一部分:千古之罪谁当诛 第二部分: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三部分: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第四部分:此恨绵绵无绝期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77万多件,藏文箧页9,648页,主要分藏于英、法、俄、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2万件。 敦煌有彩塑像2100多身。高矮不一,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彩塑仅有十几厘米高,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无与伦比,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伟大宝库 。 反弹琵琶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谁之过? ※快速通读课文,查找导致敦煌文物流失的因素,并分点回答。 1、王圆箓道士 2、外国“学者” 3、满清政府官员 满清政府的昏庸无能 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早年因家乡闹饥荒,逃往他乡谋生,在肃州当过兵,退任后做了道士,最后辗转到了敦煌。成为莫高窟的住持。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把洞窟中的壁画刷白了; 他毁掉雕像塑天师灵官像 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 他以极低的价格出卖经卷 ※他是一个罪人,难道我们可以完全归罪于他? 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无知 愚昧 贪利 畏缩 客气 宽容 达观 认真 虔诚 精明 变了味的中华美德 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对中华民族是,对敦煌是,对王道士同样是。 可是,是谁铸就了这一错误? ※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满清政府官员?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他们不保护文物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运费不低 中饱私囊 茶香缕缕 官员在干什么? 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他们是谁? ※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外国“学者” ? 从1905年到1924年俄国人勃奥鲁切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