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其用法同句内括号。例如: 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此外,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二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8.省略号 (1)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例如: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则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例如: 一群马,在公孙龙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3)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省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例如: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4)用省略号标明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其作用相当于“等等”“这类”,但二者不能并用)。例如: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此句中“等等”与省略号不能连用,应删除“等等”及其前的逗号或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9.书名号 (1)书名号可以用来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影片名、戏曲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名等;而专栏、专题、丛书、单位等名称一般不用书名号。 (2)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书名在前,篇名在后,中间用间隔号。例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江苏沛县)人。 (3)使用书名号时,不能将书名号后面的普通名词插进去。如不能将“《读者》杂志”写成“《读者杂志》”。 二、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5.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双引号“ ”和单引号“ ”。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波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 「」 复习建议:这一考点的把握,重点应放在标点符号使用的难点和易错点上,应当体会标点符号在句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点号错误集中考查范围在问号、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六种,往往因为标点错误致使句子停顿不当而句意不清晰。标号错误集中考查引号、书名号、括号、破折号四种,标号错误往往影响句子理解。 1.(潍坊市2010届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陌生人恐惧”当前被无限夸人,重庆市某中学新制定的“学生安全须知”第五条竟规定:“不要和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B.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C.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义;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就这样被时间分分秒秒地度量着。 D.目前,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英称福克兰群岛)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延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解析:A.“学生安全须知”应用书名号;B.冒号应改为破折号;D.括号应在“马岛”后。 答案:C 2.(广州调研)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你让小学生用“榜样”造句,他会很快道出一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什么是榜样,他们也许并不知道。 B.高考复读生越来越多,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发挥水平,但没考上理想院校。另一类是没有正常发挥水平,希望来年再考。 C.某报刊登的《越来“粤”香还是越来越“湘”》一文这样写道:“喜欢吃辣的广州人越来越多,并且吃出了无辣不香的一族”。 D.“你们——放开我——让我进去——多救一个人——”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